400-123-4567

新闻中心 分类
养殖技术TVT体育范文发布日期:2023-09-13 浏览次数:

  TVT体育鲍鱼是一种较为原始的海水养殖贝类,其结构为半面外壳,壳坚厚、扁而宽,壳中包裹有软体部分,为宽大扁平的肉足。鲍鱼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原始腹足目鲍科生物,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医用价值和较好的口感,所以为大量生产而进行人工养殖及繁育。现主要从鲍鱼选种、养殖环境、育苗、生长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讨论分析,以提高鲍鱼的存活率及质量。

  目前世界上常见的经济型鲍鱼主要有4种,分别为盘鲍、皱纹盘鲍、杂色鲍和九孔鲍。其中,杂色鲍和九孔鲍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和海南等地区,由于杂色鲍和九孔鲍细胞中等位酶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所以对口感也造成了较大影响;盘鲍和皱纹盘鲍主要分布在我国渤海海域,其体型相对于杂色鲍和九孔鲍较大,其水温要求也相对较高。福建及其周边(从福州连江至漳州东山一带)的养殖场仍以九孔鲍养殖为主[1]。

  鲍鱼养殖环境应选用较为合适的海域,这对后续的鲍鱼育苗和养殖成活率具有较大影响。养殖环境一般要求远离重工业污染区,海水盐度要求为30‰±5‰。海水应清澈透明,能见度>

  4 m,pH值为7.8~8.0,海水比重应较为稳定,全年保持在1.020以上。同时,海水应为活水流动,具有适宜的海藻,维持较好的涨落潮幅度[2]。

  鲍鱼的人工养殖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养殖设施。以福建地区鲍鱼养殖为例,鲍鱼养殖的人工环境应具有多个不同规格、不同功能的水池[3],主要有育苗池、生长池、海水过滤池、沉淀池、沙滤池等,同时当鲍鱼逐渐增大时还应增加养鲍箱。除了固定功能的水池外,养殖场还应具有一套完善的控温系统、供氧系统、供水管道等。

  在鲍鱼受精卵进入育苗池后,8~10 h担轮幼体即可孵出。此时,育苗池中应保持适宜的光照条件和24 ℃左右的水温。担轮幼体在经过2 d左右的悬浮期后,在事先铺好的塑料薄膜上进行附着。此时应保证池中氧气充足,担轮幼体在该环境下约1个月时间即可进行上足分化,进入稚鲍阶段。

  进入稚鲍阶段后应及时进行换池。所更换池水温与原池水温差应控制在0.5 ℃以内,此时稚鲍的主要食物为硅藻,应在新池中加入足量的硅藻。新池中主要采用瓦片附底,当稚鲍生长到一定阶段时,用海绵将稚鲍从塑料薄膜上洗下,放入新池中。在洗下稚鲍之后的1~2 d应注意清洗池底的死鲍及未附着鲍。其余稚鲍将迅速自主附着到瓦片朝阴处,此时应维持稳定的充气流水量。

  当稚鲍长到1 cm左右,应再次进行生长池的更换。生长池内的瓦片布置及水温充气量仍维持与原水池相同。此时可适当采用鲍鱼粉状饲料和海带粉混合投喂,投喂过程中要注意每日定期投食,并且每隔4 d对池底食物碎屑进行清理,保证水体的洁净程度[4]。

  当幼鲍生长到2 cm及以上时即可进行装箱养殖,装箱过程中应注意养殖密度。所选箱体最好为圆柱形,直径(内径)1.1~1.2 m,高0.6~1.0 m皆可。一般来说,壳长2 cm的鲍苗,放养密度为800~1 000个/箱;壳长3~4 cm的鲍苗,养殖密度为600~700个/箱;壳长4~5 cm的鲍苗,养殖密度为400~600个/箱[5]。此时,可以将养殖箱运到周边海域进行放养。通常选择外海性海域受台风影响较少的地段,其放养的底质主要为岩礁盘或古珊瑚礁盘。定期(5~7 d)进行投饵养殖,投饵重量约为其体重的30%即可。在鲍苗养殖过程中,要关注鲍苗的生长状况,及时进行分疏。

  在鲍鱼的生长环境中,光照有多方面的生态作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鲍鱼的生长发育。不同的光照强度,对幼虫及幼鲍的生长与存活影响不同,即便是相同的光照强度,由于水温和光照周期不同,其影响也不同。在高温长光照下,光照强度应控制在700~1 200 lx;在低温短光照下,光照强度应控制在1 300~2 000 lx[6]。

  由于鲍鱼属于无脊椎动物,在无脊椎动物体内血细胞是最主要的免疫防御机制。温度会影响血细胞内各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鲍鱼的生长[7]。通常来说,鲍鱼的耐温范围为9~32 ℃,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3~28 ℃。当水温在25 ℃以下时,鲍鱼的活性和生长均显著下降。

  不同的盐度对鲍鱼生长、繁殖均产生一定影响。由于鲍鱼对盐度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所以可以对其进行盐驯化。通常来说,鲍鱼的正常生存盐度范围为20~38,而适宜的盐度为25~35。当盐度>

  38或

  [1] 张国范,张福绥.贝类遗传多样性及其永续利用[J].海洋科学,1993(6):18-21.

  [2] 燕敬平,刘世禄.我国鲍增养殖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J].海洋水产研究,1998(1):91-96.

  [3] 游小艇.浅析福州鲍产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福建水产,2013(3):236-241.

  [4] 余德光,王广军,谢骏,等.九孔鲍人工育苗技术要点[J].科学养鱼,2005(4):36-37.

  [5] 钟幼平,陈昌生,吴永沛,等.国内南方鲍鱼工厂化育苗和养殖技术[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51-58.

  [6] 武清爽.鲍人工育苗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05(18):29.

  草鸡,又称土鸡、本地鸡。由于品种间相互杂交,因而鸡的羽毛有黑、红、黄、白、麻等不同颜色,脚的皮肤有黄色、黑色、灰白色等。因其市场消费也不一样,故要选养适宜当地消费市场的品种,其中以三黄鸡、杏花鸡、麻鸡在肥东县养殖较适宜。

  修建“立体式网床”育雏温室,进行专业化规模育雏,农户养育成鸡成活率高,风险小,容易成功。育雏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①室温。0~1周龄时为32~35 ℃,2~3周龄时为24~31 ℃,4周龄时为20~23 ℃,1周龄之后每天降低0.5 ℃。②相对湿度。室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即10日龄之前为60%~65%,10日龄之后为55%~60%;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无刺鼻、熏眼的感觉。③补充光照。5日龄可保持每天23 h的光照,以后保持17 h的光照(包括自然光照在内)。④适时饮水和开食。小鸡应尽早开食和饮水,而且做到料、水不断,自由采食。在初次的饮水中加入5%葡萄糖,连用2 d;第3天在饮水中加入0.02%~0.03%高锰酸钾。⑤高密度育雏。在15日龄之前饲养60~70只/m2,一般每批育雏数量在5 000只左右,视养殖户对雏鸡的需求量来定育雏规模。

  养殖户应根据饲养数量适当改造鸡舍,要求室内地面为水泥地面,有窗户和地窗,使空气流通和采光充足,并做好网床或鸡笼,且以立体式3层为宜[1]。网床的多少以养鸡的数量来定,一般按20~45只/m2来计算。网床第1层离地面高40 cm,网床高30 cm,上下层之间的距离为20 cm,第1、2层网床顶部应搁置承粪板(可用3层板)。网床的骨架部位用木材或白夹竹,网床四周和底部用1 cm×1 cm网目的塑料网固定好。料桶和饮水器均置于网床内。将庭院林地用尼龙网围起来,每隔2~3 m远打1根桩柱,将尼龙网捆在桩柱上,靠地面的网边用泥土压实。围场的面积,一般以每只鸡不少于1.5 m2为好,越宽越好。买回的脱温小鸡(已经过育雏的小鸡)至1 kg体重期间在网床内饲养,1 kg后至出栏期间在所圈围的院林地内放养(雨天和霜雪天不放)。饲喂过程中,做到料、水不断,自由采食。网床内饲养,鸡活动范围小,鸡体能量消耗少,增重加快;鸡在圈围的院林地散养,能捕食野生杂草和生物昆虫,改变食物结构,肉质品味高(保持土鸡肉质的品味)。

  选择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易于消化的肉鸡全价颗粒料,再适当搭配其他的饲料,以保证鸡的正常生长发育,加快增重速度,同时使鸡肉风味不变,因此要科学地搭配日粮[2],具体如下:

  (1)育雏期应选用肉鸡全价颗粒料,最初开食时要将饲料稍浸泡转化,并用手搓碎后饲喂。脱温鸡至1 kg体重期间,则选用中鸡料,更换时应逐步替换,不能一次性全部更换,以免造成应激反应。同时,应添加5%~10%完整谷粒(或小麦),并给予10%~15%的青绿饲料。

  (2)在庭院散养期间,选用大鸡全价颗粒料,日粮中还要加入10%~15%完整谷粒(或小麦)、15%~20%青绿饲料[3]。若只喂全价饲料,一是饲养成本高,效益不合算;二是鸡肉的肌间脂肪多,不爽口;三是无土鸡肉的独特风味,消费者不喜欢。而添加适量的青绿饲料,既可增加维生素的含量,降低养殖成本,又可减少鸡肉肌间的脂肪含量。

  做好鸡的免疫接种和消毒防疫工作,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是规模养鸡成功的关键所在[4]。因此,要搞好免疫接种和消毒防疫工作,减少鸡的死亡,提高成活率和商品率。

  对土鸡的免疫程序,应结合生产的性质(商品肉仔鸡)而定,最好是参照肉鸡的免疫程序进行,即1日龄的雏鸡免疫接种马立克氏疫苗;6~7日龄的鸡用鸡新城疫ⅳ系苗,或ⅴ4苗、法氏囊b87苗、传支h120苗等混合饮水免疫;24~28日龄用鸡新城疫ⅱ系苗饮水免疫1次;60日龄再用鸡新城疫ⅰ系苗注射接种1次,以后不再免疫接种。

  在饲料饮水中添加一些药物可预防疾病的发生,如在2~7日龄时添加0.02%痢特灵和0.01%土霉素或青霉素、庆大霉素等,13~17日龄重复使用上述药物,19~90日龄在饲料中添加氯苯、抗球王等抗球虫的药物进行驱虫。鸡舍每天要清扫干净,并用生石灰对地面和承粪板进行消毒;每15 d用复合酚对水、舍外进行喷雾消毒,用百毒杀对鸡舍内带鸡消毒;出栏后对场地彻底清扫、冲洗和消毒;鸡舍门口处的消毒池要有石灰或消毒液,并注意常换。

  螃蟹是一种淡水生物,人工养殖的话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因为环境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螃蟹的生长质量以及成活率,所以要严格注重螃蟹的生长环境。螃蟹喜欢水质清净的环境,一般在清澈的小河边都会有螃蟹的身影,所以在养殖螃蟹的过程中要注重水的清澈度,可以采用池塘,稻田,湖泊养殖,现一般采用池塘养殖,池塘的材料可以选择透气性良好的沙土,因为螃蟹喜欢挖穴,这样可以给螃蟹足够的空间。河蟹大约在每年的七八月份的时候长壳,九十月份的时候长肉,夏季是他们生长的高峰期,要严格管理,协调好水温以及水质之间的关系。

  养殖池是螃蟹存活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养殖条件必须具备良好的养殖池,一般养殖池的材料通气性较好,池底面平整,进出水方便,有利于各种昆虫的栖息,可以给螃蟹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因为螃蟹可以适当去晒太阳,需要阳光的滋润,所以池塘不宜建造的过于陡峭,否则不利于螃蟹出来活动时爬出水面。但值得注意的是,晒阳光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螃蟹会因为高温而导致疾病甚至死亡。

  日常的管理主要是定时巡视池塘,这是日常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巡视是要观察螃蟹的状态以及池塘的环境是否良好,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避免出现螃蟹大量死亡的情况。螃蟹的食物很杂,饲料分为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植物饲料主要吃水花生,水浮莲,动物性饲料主要吃小鱼和蚯蚓等等,一定要定期进行投喂,因为人工养殖的环境下如果靠螃蟹自己找食物来满足生长条件几乎是不太可能的。在高温的时期,螃蟹容易生病,这段期间,就要采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预防疾病,防治出现螃蟹大批量死亡的情况。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适量地辅以药物进行防治。

  池塘的水深大约在一米左右,水质清澈,要避免水质污染,一般要在池塘中种植一部分水草,水草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而且水草是植物,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水草周围可以栖息生存着很多浮游生物和昆虫,给螃蟹提供了充足的营养,良好的维持了水中的生态环境,但是,即使有了水草,也要每隔3到4天要换一次水,换水的时候不要换掉所有的水,要保留一部分原有的水,注意不要让水缺氧,螃蟹是群居动物,喜欢成群结队的活动,如果在日常巡视过程中发现螃蟹成群的出现不下水或者下水后立刻从水中出来的情况,那么就要考虑水中缺氧的状况或者是水质变坏,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换掉全部的水。

  为了防止螃蟹脱逃,要在池塘周围设置防逃措施,并且定期检查设置的防逃措施是否完好,是否有螃蟹出逃的痕迹,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修补。螃蟹容易出逃的情况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在饵料缺乏的情况下螃蟹容易因为觅食而出逃,还有就是可能由于天气的变化,比如暴雨等导致水位的变化。在下雨时,如果有必要的话要加深水位,在天气回复正常是再恢复到原水位。河蟹性腺发育完全后,会进行生殖洄游,此时是螃蟹出逃的高发期,在此期间,要严格防范螃蟹的出逃,定期检查防逃措施是否完好无损。2.5防敌害为了保障螃蟹的存活率,防止敌害的入侵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每种动物都有保护自己的方法,如果没有办法保护自己,那么生存将受到严重威胁,但是由于螃蟹是人工养殖,所以我们要人为的帮助螃蟹防止敌害,敌害主要分为植物性敌害和动物性敌害,植物性敌害主要包括一些青苔、水网藻类等,动物性敌害主要包括一些野杂鱼,大量的螺类等。如果在池塘中发现了蝌蚪,蛙卵等生物,一定要人为的进行清除,防治这些生物与螃蟹尤其是幼蟹争抢食物,导致幼蟹食物不足,甚至危及到生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海鲜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高着,只要是吃海鲜,很多人都会选择肥美的螃蟹TVT体育,想要成功的养殖出质量上乘的螃蟹,首先要充分了解螃蟹的生活习性,再投入大量的精力,精心照管,加上合理而科学的养殖方法,螃蟹的质量一定是上乘的,为广大的消费群众提供健康放心的螃蟹。

  [3]聂福顺.西部山区地区大闸蟹养殖技术要点[J].农技服务,2014(10).

  在购买肉牛时,首先要注意根据肉牛的外貌特征予以观察,购买嘴和鼻孔比较大、眼睛有神的肉牛,同时,肉牛也要做到腿长、大腿粗、牛尾有力等特点。这样购买的肉牛其食欲好,并且更加健康。皮毛较软并且肉牛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这样的牛在发育过程中生长更为迅速,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也较高。

  选用高品质杂交牛能够有效利用牛的基因优势,使得牛能够在短时间内增长许多高品质的牛肉。如杂种牛较为缺乏,选用年龄在3岁到8岁的本地阉牛也能够实现短时期内牛肉的出产。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保证本地阉牛的健康和彪壮,这样在养殖过程中才能够实现出肉效率的增加。

  在肉牛的饲养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实现精细饲养模式,另一方面要通过改善饲料的配比,满足肉牛营养的供给。在喂养过程中,实现通过氨化处理的草料对肉牛进行喂养,提高饲料到牛肉的转化比例,增加饲料的口感以促进肉牛的食欲。同时,适当对肉牛补充混合肥料,通过玉米和麻饼以及面饼等的混合,降低肉牛饲养的成本。饲料的添加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肉牛的出肉率,使得在同等时间内,肉牛体重增长更为迅速。使用范围比较大的是增重剂技术,使用该种添加剂能够有效提高饲料的回报力度,使得肥料得到最大限度利用。

  做好饲料的处理对于肉牛的饲养来说也极为关键,在通常意义上来说,有两种方式进行饲料的处理。一种是使用青贮的方式,凭借乳酸菌在大自然中的发酵作用,使得饲料的口感发生改变,更适合喂养肉牛,同时也提高了其营养价值,延长了其保存年限。另外一种饲料处理方法是氨化处理,其相比较于青贮处理来说,最主要的优势在于不受季节的限制。被氨化处理的麦秸在与其他饲料搭配使用中也能够发挥很好的效果,能够作为肉牛在缺草季节时的应急饲料。

  由于肉牛的饲养区别于奶牛,其在饲养要求低于奶牛,但在整体的喂养阶段也是不能忽略的。从整天来看,肉牛的喂养管理需要做到几个方面,一是对饲料的调配,二是建立日常饲料的配比和饲养时段,同时,也要保证饲料的健康与安全,建立卫生和消毒的制度。

  在饲料的调制方面,可以将干草进行切短后再投食,这样能够减少肉牛咀嚼和消化的时间,肉牛更容易上膘。同时,可以将切短后的饲料进行三至五个小时的浸泡,之后在其中掺入精料,并通过不断搅拌后,实现其对肉牛的饲养。在使用青贮处理或者氨化处理的肥料时,都可以直接使用进行喂养。

  在喂养过程中,需要注意,增加在夜晚的饲料喂养量。这是因为相对于其他养殖动物来说,牛的消化系统具有夜食的特点,在夜晚其消化能力比较强,在夜晚投喂也能够保证肉牛的肉量增多。在肉牛的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将其放置在室外,保证其日光的照射和空气的流通,这样能够有利于牛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在夜晚,将其带入室内进行管理。给牛饮水时可以适当添加食盐和苏打,这样能够提高肉牛活力,增加其生长态势。

  同时,在管理的过程中,经常给牛洗刷体表的毛发也能够促进肉牛的血液循环,这样能够使得牛的生长和发育得到促进,在冬季时,该种做法更为有效。

  疫病的防治在肉牛的饲养过程中极为重要。疫病的发生或多或少会对肉牛的出肉率造成影响,甚至导致牛的死亡。虽然牛的体格较为健壮,因此不易发生疫病。但在养殖过程中,仍然要加强对疫病的防治。

  保持养殖场地的清洁能够有效避免肉牛感染各类病原和细菌。在养殖过程中,通过对牛圈的消毒和驱虫达到防治的目的,与此同时,保证牛在生长过程中牛圈的清洁卫生,当牛感染某种疾病时,要对其进行隔离处理,保证牛摆脱疾病后,再将其放入牛群之中。在场地门口要建立消毒池,外来的人员和物体都要通过其进行消毒。同时对于肉牛的粪便和因病而死的小动物的尸体也要及时进行清理,避免病菌的滋生和变异。

  对于养殖场中新购进的牛,要对其进行隔离处理,十天后如果发现没有异常情况和患病情况,才能够将其与其他肉牛进行混合饲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传染病由外部在养殖场内扩散。同时,对于不同年龄的牛适当进行分开饲养,避免抵抗力较弱的牛在与其他牛共同饲养时,其病菌也会相互传播。

  定期对肉牛进行驱虫,使用口服除虫药剂即可对肉牛的体内和体外病虫进行清除,对于存在于肉牛体表的寄生虫和螨虫等,可以使用药物进行喷洒,保证肉牛皮毛的光洁和干净。

  良好的免疫措施是防治牛的传染病和牛冬痢等疾病的关键。在应对牛的某些传染病时,要注意对牛进行免疫注射,做好免疫防范工作。由于牛的体格较为健硕,因此在防治时大可以采用免疫代替治疗的方式。建立肉牛的免疫档案,使得牛能够在常年免除疫病的威胁,保证健康的生长。

  因此,在肉牛的饲养过程中,其主要是通过对饲料的处理和对养殖的管理来增加肉牛的产量,增加其出肉率。同时,做好免疫防治工作,避免疫病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与此同时,做好肉牛的品种挑选工作,选取良种进行培育的同时,还要对肉牛的毛色和体表特征进行观察,挑选精力较为旺盛的肉牛进行饲养。综合利用牛的养殖技术,实现肉牛的增产增收。

  [1]张卫红,谭哲,吴妞霞,刘丁荣.牛的养殖技术[J].环球人文地理,2014,16:67.

  [2]吉米兰木・克里木.育肥牛的养殖技术探讨[J].中国畜禽种业,2014,07:45.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北部地势低洼,田地长期处于水淹状态,水稻种植成本相当高,如何充分利用北部低洼地区“水”这个特点,变“水患”为“水利”,已成为当地农民的迫切需求。通过几年的技术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该区的稻鳅养殖技术模式,为渔农民增收找到一条新路子,现对该养殖技术作具体介绍。

  稻田内套养泥鳅,不仅要考虑水稻的正常生长,同时也要满足泥鳅的生存、生活环境。因此,在稻田的选择方面,应当水源充足而且排灌水都比较方便,不能出现干旱或者被水淹没。此外,为了保证泥鳅和水稻的正常生长,稻田里的土壤应当肥沃,水质干净无污染,场地环境应符合GB/T18407.4要求。

  为满足泥鳅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在稻田的四周还应当开挖沟槽,一般宽2.0 m、深0.8 m左右,沟槽面积占稻田总面积5%~8%时较适合。稻田的进排水口处要设置防逃网,一般设置2道,最外侧使用聚乙烯塑料网,网口的大小以不阻挡水流和不出现逃鱼为准[1]。

  先清淤整池,将池塘里的水排干,对塘的四周进行加固处理,清除池底的杂草、垃圾和过多淤泥等,翻耕并曝晒池底。然后进行清塘消毒,清塘消毒的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茶籽饼等,但最好的清塘药物是生石灰。一般清淤整池后,放养鳅种前30 d左右,池沟用生石灰2 250~3 000 kg/hm2进行清塘消毒,杀灭病菌、虫卵等。清塘消毒后,待池水产生浮游生物后,表明药性已消失,则可放养种苗。

  在稻田水体中施入经充分发酵的有机肥料3.0~4.5 t/hm2或复合肥(15-15-15)150~225 kg/hm2进行肥水,为水稻、鱼的生长营造良好的水体环境。稻田套养泥鳅水质管理与池塘专养有所不同,池塘专养可以保持水位不会发生变化,而稻田养殖的前期水位比较浅,因此水温容易受外界影响,稳定性较差。由于泥鳅生存需要保证一定的水位,所以在泥鳅放养之后,稻田里的水位要逐渐地加深,随水稻的长高,尽可能多注入些新水,使得水中含有足量的氧气供泥鳅呼吸。

  稻田套养泥鳅田的水,适宜pH值为7.0~8.5,水中溶解氧气的含量应当在4 mg/L以上,整个水体的透明度在20~35 cm。夏季温度比较高,投入水中的饵料也相应地增加,使得水质更容易变坏,因此应当要勤换新[2-3]。

  适当换水,定期加水。在高温季节和水质变差时要根据情况随时换水,保持水质干净稳定,每次换水量一般不得超过原水量的1/3。由于稻田里的水渗漏或者蒸发,根据田中水量加水,因此每隔10 d要加水1次,每次加水深度15~20 cm。

  每15 d四面沟泼洒1次生石灰进行消毒,每次用量为225~300 kg/hm2。每隔30 d泼洒1 mg/L漂白粉液1次,并且每月施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1次,以调节水质。

  鳅苗放养一般都是在插完稻秧之后,防止插秧时对田中水的扰动,破坏其稳定性。对于每年只种1次的水稻田,一般在第1次除草之后再进行鳅苗放养。放养前,苗种用3%~5%的食盐水浸泡消毒10 min。然后训练开食,消毒后的鳅苗即可放于开挖好的稻田里,等鳅苗适应水温后就可以投喂饵料。一般放养密度对于鳅苗的规格应当尽量保持一致,防止互相蚕食。规格在3~4 g/尾的鳅苗,平均可放养约30万尾/hm2。

  田中水位一般保持为10~20 cm,根据情况,适当地加入新水。夏季气温较高时,就要使水位加高,防止由于水量少,水温变化太大破坏泥鳅的生活环境。此外,要多注意天气的变化,做好防洪、排涝的准备工作。

  一般以动物性饵料(动物内脏)为主,适量配合饲料。还可用玉米、豆粉、麦麸、鱼粉等饵料混合煮熟后投喂。投喂配合饲料时,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应达到32%左右。一般喂完植物性饵料后再喂动物性饵料,同时也可以将动、植物饵料与配合饲料混合在一起进行投喂[4-5]。

  投喂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定位。一般投喂2次/d,分别为7:00和17:00点各1次,盛夏时节下午的投喂可改在18:00―19:00。投饲量应根据天气情况、水温和泥鳅的摄食强度等其他因素灵活掌握,可按泥鳅重量3%投料。投喂的饲料应做到优质新鲜、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等。

  要经常对稻田进行检查,在稻田施肥、施药前都需要认真检查,保证鱼沟和鱼溜顺畅。“五防”包括防逃、防贼、防药、防鸟、防乌鳢。一是防逃。由于稻田四周田埂较低,漫水时,泥鳅容易逃跑,所以要定期检查防逃设施、加固田埂。二是防贼。安排人员昼夜巡逻,以防有人偷捕泥鳅。三是防药。有些剧毒农药可以杀死泥鳅,因此要严防四周含有毒杀酚、五氯酚钠、呋喃丹等剧毒农药的水流入田中。四是防鸟。傍晚时鸟类寻食,可能会过来偷吃泥鳅,因此要在稻田上方罩渔网。五是防乌鳢。洪水过后,水中可能会有乌鳢,要及时清除[6]。

  稻田套养泥鳅,在养泥鳅的同时,还要对水稻进行管理。一是水稻品种的选择。水稻应选择耐肥力强,抗倾覆,特别是抗虫能力强的品种。二是施肥的原则。只要是施以基肥,适当地施追肥;以施农家肥为主,施化肥为辅。三是注意防治。稻田中尽量避免使用农药,无法避免时可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且要对水稻的叶面进行喷施。可以定期在稻田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对池水进行杀毒。

  除了定期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水进行消毒外,对于喂食的器具,也要进行消毒。食台每周要用10 mg/L的强氯精清洗1次。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也要每周消毒1次。泥鳅捕捞前15 d应停用任何药物。

  稻鳅养殖技术,是通过建立一个稻鳅共存、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互利互惠的生态套养系统,泥鳅在这个系统中除了耕田除草、减少虫害的作用之外,还可以有效地利用稻田中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达到了“节地、节水、节成本、增效益”等多种效果。稻鳅养殖模式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益,该养殖模式平均产水稻5 400 kg/hm2、泥鳅2 400 kg/hm2,产值9万元/hm2,效益可达到4.5万元/hm2,相对于传统的种稻,经济生态效益十分显著,同时该模式能有效较少病害的发生,降低了生产成本。

  该新型的养殖模式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水体中各物质间的循环利用,能有效转变传统种养模式,拓展农业陆水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减少病害发生,提高土地单位产出率,实现渔农民增收和农水产品品质提升,有效促进了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转型升级。

  [1] 张德华,许国民,陈丰刚,等.浙江省稻田养殖真泥鳅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1):293-294.

  [2] 周大颜,杨宾兰,徐鸿飞,等.泥鳅稻田生态养殖技术[J].吉林农业,2014(14):54-55.

  [3] 吴绍山.浙江省稻田泥鳅生态养殖技术探究[J].农技服务,2014(11):157.

  [4] 黄孝湘.一种简单的稻田繁殖和养殖泥鳅方法[J].渔业致富指南,2015(5):37-39.

  [5] 张从义,雷晓中,李金忠,等.泥鳅稻田原位繁殖技术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5(8):1948-1950.

  青虾(即日本沼虾)是一种体型较大的淡水虾,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青虾生长迅速,养殖经济价值高,因此在淡水养殖业发展广泛[1-4]。稻田养殖青虾,可以将青虾的养殖与水稻生产相结合,不仅可以收获青虾,还可以利用其在水中的生活习性改善稻田生态环境,促进水稻增产。因此,利用稻田养殖青虾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前景好的养殖模式,积极推广该项养殖技术,有利于提高稻田资源的利用率和生态效益,同时利于养殖户增收。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稻田,要求敌害生物少,同时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较强。将稻田翻整耙平,筑成高50 cm、宽80 cm的田埂,并堵塞漏洞。在稻田进水口处开挖虾苗暂养的坑塘,深度1 m左右,面积为整个稻田面积的5%~8%;同时挖“井”字形、“十”字形或者“田”字形沟,宽度0.5~1.0 m、深度0.8~1.0 m,既有利于扩大青虾的活动范围,又可在稻田施肥喷药时为青虾提供躲避场所。

  一般养虾稻田的防逃方法是:在进、排水口处安装闸板和60~80目塑料筛绢。进排水口应根据既能使水流畅通、又能防止养殖青虾外逃的原则设计。同时,尽量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资源条件,搞好防逃工作。

  稻田耙平后,一般用生石灰450~600 kg/hm2化水成浆,均匀泼洒整个稻田,清野消毒。既可杀灭稻田中的黄鳝、泥鳅、蚂蝗等青虾的敌害生物,又能中和土壤酸性,同时还能增加青虾蜕皮时所需的钙质。生石灰施用7~10 d后即可放虾。

  稻田清整、插秧7 d后,将从湖泊、水库、河道、池塘等深水域中收集的抱卵亲虾或个体较大的性成熟亲虾放入稻田坑塘中。稻田放养抱卵或个体较大的性成熟亲虾45~60 kg/hm2,在坑塘与虾沟之间设木框纱窗,待青虾幼体孵化后,捕起亲虾另养,拆除木框纱窗。

  在稻田的坑塘中设置密眼网箱,网目规格为196目/cm2,箱体规格为1.0 m×2.0 m×0.8 m。4—5月间,挑选个体大、体质丰满健壮、体表完好无损的性成熟亲虾或抱卵虾,放入网箱中繁殖。虾苗孵出后,捕出亲虾。给虾苗先喂豆浆,7~8 d后适当投喂鱼粉,同时培肥水质,增加水中浮游生物,培育天然饵料。经25 d左右培育后,蚤状幼体变态为幼虾,即可转入稻田饲养。稻田放养量掌握在15.0万~22.5万尾/hm2。

  青虾为杂食性动物,但偏食动物性饲料。稻田养殖时,大麦、米糠、豆饼、酒糟、蚯蚓、蚕蛹、小杂鱼及轧碎的螺类、蚌类均可投喂。多投喂一些动物性饲料,既有利于青虾蜕皮生长,又可防止其自相残杀。

  刚变态的幼虾,便可开始投饵。在前期的10~15 d内,用动物性饵料和植物性饵料按3∶7的比例投喂,投喂量约为15 kg/hm2,用水拌匀后在稻田四周泼洒投喂。其中动物性饵料可选择猪血、蚕蛹粉、鱼粉等;植物性饵料可选用豆饼粉、、大麦粉等。虾长至2 cm后,直接投喂饵料系数为2~3的人工配合颗粒饵料,根据水质、天气、水温以及虾的生长情况确定投饵量,以虾能在投喂后2~3 h内吃完为准。一般幼虾期和成虾期的投饵量分别为虾重的10%和5%~8%。养殖后期,为了提高饲养效果,可搭配新鲜饵料投喂,如杂鱼、河蚌、螺蛳等,投喂2次/d,8:00—9:00投喂日投饵量的1/3;16:00—18:00投喂日投饵量的2/3。在生长旺季,22:00以后再加投1次。

  稻田水质是决定养虾成败的关键因素,特别要防止过肥缺氧和农药污染。首先要坚持定期换水,使虾沟内的水保持清新,一般每隔3~5 d加注新水1次。前期以肥水为主,透明度25 cm,中后期使水的透明度达到30~40 cm。每10~15 d

  可泼撒生石灰1次来调节水质,使用量为75~150 kg/hm2。在高温季节更要勤换水,即使在水稻搁田时也要保持虾沟内水位稳定,有微流水更好,可为青虾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其次,尽可能避免使用农药,尤其是严禁使用灭虫精和菊酯类农药,确需使用应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在喷农药的前一天晚上,将虾诱集到坑塘中,并切断水源,第2天即可喷农药。雨天不宜喷农药,以防农药被雨水冲刷,沿水稻茎叶流入虾沟。

  养虾稻田,要经常检查进排水情况、水位及有无漏水;观察虾的吃食、蜕皮、生长以及活动等情况,坚持早晚各巡田1次,并做好巡田记录,发现田埂有漏洞时,应立即填修。遇大雨时,防止大水漫埂、田埂溃破或倒塌等现象,以免青虾逃跑。经常捞除进水口处聚集的草渣等污物。在8月中旬至9月底,是虾一年中最易缺氧浮头的季节,此时虾个体已较大,吃食、生长均较旺盛,一定要在晚上增加巡田次数定时加注新水,防止虾浮头。此外,注意清除敌害,经常驱赶和捕捉鸟类、水蛇、水蜈蚣、青蛙、黄鳝、水老鼠等青虾敌害,严禁在田间放鸭、鹅等禽类。

  红点病由甲壳腐蚀细菌感染所致。病初,虾附肢、背甲、尾柄处有1个或者数个红点,以后红点慢慢增多,严重时导致一侧形成黑鳃。该病轻则3~4 d,重则半天,可导致病虾爬上浅滩死亡。防治方法:一是防止造成虾体机械性外伤;二是用2 g/m3与孔雀石绿0.5 mL/m3混合液全池泼洒,或用茶粕浸液让病虾药浴24 h;三是饲料中拌入氟哌酸1 g/kg,投喂5~7 d,第2天水中加强氯精0.8 mg/kg,第4天水中加强氯精0.5 mg/kg全池泼洒。

  生毛病由聚缩虫、单缩虫、钟形虫、累枝虫等固着类纤毛虫寄生引起。寄生虫附着于虾的鳃部和体表,镜检时可见大量的纤毛虫充塞于鳃丝之间。防治方法:一是用甲壳净0.2 g/m3水体全池泼洒,病情严重时连用2次;二是用杀灭海因0.4~0.6 g/m3水体全池泼洒,可杀死大部分寄生虫;三是用10~25 g/m3水体全池泼洒。

  黑鳃病由细菌、真菌感染所致。饵料中缺乏VC、水质严化、溶氧量低等易导致该病发生,病虾鳃由棕色、红色变成黑色,局部鳃丝腐烂,组织病变,呼吸困难,虾体消瘦,游动停滞甚至死亡。防治方法:一是保持溶氧充足、水质清新,在饲料中适当添加VC;二是发病虾塘用含氯制剂,如漂白粉、二氧化氯、强氯精等0.4~1.2 g/m3水体全池泼洒;三是水体加呋喃唑酮2~3 mg/kg,浸洗病虾20~30 min,或水体加甲醛15~20 mg/kg混合后,让病虾药浴10~15 min。

  栽插一季稻的田块,青虾可在水稻收割之前起捕,规格小的青虾可留在田中继续饲养;栽插双季稻的田块,可连续饲养到晚稻收割之前起捕。起捕时,一般是通过缓慢放水的方法,将虾驱赶到坑中,然后采用抄网、地笼等起捕。

  [1] 周成东,李海洋,何吉祥.玉米蛋白对罗氏沼虾的适口性和生长的影响[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4):38-41.

  [2] 罗实亚.罗氏沼虾池塘养殖试验报告[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5):162-163.

  蛋鸡养殖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鸡蛋产量,降低鸡的饲养成本的同时获得最大的经济利润并保证较长时间的产蛋高峰。根据本人多年蛋鸡养殖经验,蛋鸡养殖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所谓的育雏期是指蛋鸡0~6周龄的这段时间。在这一期间,有以下几点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1)育雏期的温度,毋庸置疑,温度是影响蛋鸡产蛋率的重要标准之一,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将对蛋鸡的产蛋量产生一系列影响TVT体育,适宜的温度将有效的保持长时间的产蛋高峰。(2)水源,水乃万物之本,水源是否清洁对蛋鸡养殖有着重大影响。其次,要注意合理供水,先开饮后开食,自由觅食,并注意在(7~9)日年龄前后在其饮食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K3、红霉素等来减少雏鸡受病几率,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要求。(3)良好的通风、适宜的湿度对蛋鸡养殖百利而无一害。(4)要控制饲养分量与饲养密度,一口吃不出胖子,不能急于求成,要实打实的慢慢来。

  7~20周龄即为蛋鸡的育成期。在这一期间,对蛋鸡体重的控制可谓重中之重,每周至少称重一次,称重之后,根据不同蛋鸡的体重进行不同的养殖方法。增重明显较快的要及时按照标准体重进行控制,必要时可采取隔离单独喂食以确保控制其采食程度,对于采食较少增重较慢的部分,要适当增加其采食量,通过这样的调整使整个蛋鸡群在较为稳定的情况下不断增重而又不超过标准体重的上限。蛋鸡的养殖要注意因时制宜,不能死板教条,要适时调整方式,根据体重将鸡分别圈养在大、中、小三个鸡栏中,在之后的饲养中,对三个鸡栏的鸡的采食分别进行控制,采取不同的饲养方法,渐渐地缩小蛋鸡们的体重差距,从而提高蛋鸡的均匀度。蛋鸡的育成期与人类的青年期相似,育成期的发展好坏对其产蛋期的产蛋情况有着相对深远的影响,要力争在育成期使其身架形体发育符合该品种标准,为蛋鸡在产蛋时产出健康、稳定数量的鸡蛋打下基础。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注意与时俱进,科学地进行蛋鸡养殖,用现代化技术合理控制光照,控制性成熟,从一批鸡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同周龄的育成期蛋鸡要采取不同光照,一日龄大约二十四小时;二到四日龄大约二十到二十二小时;五到八日龄的维持在17小时左右;九到十日龄的控制在14小时,其余的可采取自然光照。

  在蛋鸡到了二十周时,将面临转群,在转群之前,对蛋鸡的分类将十分重要。饲养员要根据蛋鸡的发育情况对蛋鸡进行分类,分别为合格鸡和发育不良鸡。对于发育不良的蛋鸡,要把他们安排在靠阳面的鸡栏里,增加它们食用饲料的营养,并且在它们成熟时给予适量的维生素E以促进性腺和性器官的发育。在转群上笼阶段,要注意轻拿轻放,不能让鸡群受到惊吓以防止对其产蛋产生影响。

  产蛋后,在一定时期后,要记住及时更换蛋料,为了满足鸡群的生长和生产要求,要保证充分的高质量鸡饲料供给。大约到二十五周龄时,要对鸡群再次进行检查,淘汰掉发育较差、鸡冠较小、皮肤粗糙在短时间内产蛋无望的母鸡,争取利益最大化。同时,对于鸡群内产蛋较多、发育较好、产蛋较多的母鸡要注意观察,注意经验的积累,观察这类母鸡的生活情况,对其他鸡也进行如此饲养方法,提高鸡群整体产蛋率并根据经验研究出特殊的蛋鸡饲养配方。

  在提供高质量饲养鸡饲料的同时,还要保证鸡群的高蛋白的吸收。当鸡群进入产蛋高峰期后,高水平的饲养技术可以使产蛋高峰期维持四个月左右,并且还将拥有高达五周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产期。鸡群的产蛋高峰期越长,全年产蛋总量越高,在产蛋期间,鸡群的蛋白质供给可谓至关重要,因此,饲养人员一定要注意蛋白质的供给量充足。尤其是当鸡群处在高产期(90%以上的产蛋率)时,蛋白质的供给量要比原先多大概两个百分点,其规律为产蛋率每提高百分之十,大约日粮蛋白质提供水平应增长1%。值得重视的是,蛋白质日供给量增加要提前进行,大约提前一周左右就要开始喂食高蛋白质的日粮。当然,为了延迟产蛋高峰期,高蛋白日粮的供给也要在产蛋率下降后一周才开始减少。

  当然,仅仅是高蛋白还是不够的。在产蛋高峰期间,蛋鸡往往会出现食量减小的情况。因此,即使增大了蛋白质的供给,但是鸡群食用的饲料反而比以前小了,自然营养会不足,造成缺少蛋白质的情况,进而导致产蛋减少。因此,在蛋鸡产蛋期要特别注意维持营养的平衡,确保蛋鸡每日摄入足够的能量和营养,保证鸡蛋的高产。

  在产蛋期,光有足够的蛋白质也是远远不够的,仍有许多细节需要我们注意。一般蛋鸡的每日摄入钙量为3~4克,在产蛋期要注意及时补充蛋鸡钙量,产蛋期蛋鸡日粮钙量一般以3%最佳。当然,光照仍然是很重要的外在因素。适量光照不仅对蛋鸡的育成期和育雏期有着重要影响,对产蛋期产蛋高峰长短也有着重大作用。通过适量光照可刺激母鸡排卵,增加产蛋量。二十一周后可以开始适当增加光照时长,可采用人工光照方式进行严谨的控制。经过实践证明,人工光照最适宜的时间是每天早晨天亮以前那段时间。

  因此,蛋鸡养殖并不是一件轻松随意的事。在蛋鸡生长的不同时期,要用科学的手法进行合理的蛋鸡养殖,对营养不良的蛋鸡进行分栏饲养,保证其日摄入能量。在育雏期及育成期,要保证鸡群足够的维生素摄入,以确保其发育成熟;在高产期,要提供充分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以延长产蛋高峰的持续时间,进而提高产蛋量。

  羊养殖要结合本地的实际生产实际开闸,选择适应本地气候环境的品种,同时羊的生产能力较高,产品质量好,饲养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品种。一般说来绵羊的小尾寒羊和山羊的波尔山羊等品种都比较适合养殖,其饲养时间短,经济效益较高。本文主要就小尾寒羊的饲养技术进行了集中的论述

  为了确保羊养殖的经济效益,羊舍的建造地质的选择十分的重要。根据小尾寒羊实际的生长特点,羊舍在建造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地理位置一定要高,这样可以确保新鲜的空气持续流通到养殖场,并且能够为羊生长提供一个舒适的养殖环境,这就样为羊整个生长过程提供了一个最佳的饲养环境;其次,要确保羊有充足的活动空间,在传统养殖过程中,羊的生产环境比较狭小,活动空间十分有限,这就导致了羊不能充分运动,其肉的品质自然也不会很高;再次,在养殖场四周有提供草料的草原和靠近水源,能够提供充足的水资源。羊在生长过程中对绿草的需求量十分大,如果在养殖过程中,养殖场的周围存在大面积的草原,就能保证绿草的提供,切实降低养殖场的养殖成本;最后,确保养殖场周围的环境,在养殖场的周围不应该存在化工厂或者农药生产企业,如果在化工和农药生产去企业建造养殖场很容易因为周围企业排放到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对羊造成威胁。

  羊舍的建造也是养殖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羊舍设计建设之前一定要保证有充足的采光和必要的设施。在养殖过程中只有保证全面的养殖设备齐全才能确保羊肉的品质和质量,同时,羊舍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羊舍的温度,确保羊的圈舍内部的温度适宜,一般情况下羊舍内部的温度控制在0~15度比较适合,此外,还要注重环境通风,确保新鲜空气都能进入到羊舍内部。在养殖过程中为了防治疫情的出发,羊舍内部也应该保证湿度适合,一般情况湿度维持在60%比较合适。

  种公羊的配种能力取决于种羊的身体素质,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才是提高配种成功效率的关键。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种羊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取。种公羊在开始配种的一个月前,就开始逐渐的向其中添加玉米、麦麸、豆饼以骨粉等精饲料。每天补充精饲料0.5~0.75公斤,供应萝卜等瓜菜汁1.5公斤,生鸡蛋两枚,保持充足的饮水。不是应用于配种的公羊应该分开饲养,整个羊群每只公羊只每年允许配种一次,杜绝公羊四季配种的现象。

  母羊除了四季必须补充饲料之外,在交配季节还应该补充更多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在交配季节应该制定科学的饲料配比,可以采用甘草粉50%、粗玉米粉20%、麦麸10%、熟黄豆粉5%、糠饼13%,贝壳粉1.5%、食盐0.5%混合以后饲喂,母羊在配种前的一个月内实行短期的优质饲料精喂,每天额外补充精饲料0.2公斤,瓜菜蔬果汁0.5公斤,在母羊妊娠的中后期和哺乳前期每天补充精饲料0.45公斤,青贮饲料1.5公斤、干草1.5公斤,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将秸秆氨化之后饲喂。同时,在母羊妊娠过程中应该保证饲喂的饲料清洁安全,不存在霉变变质的情况。除了怀孕的母羊之外,其他羊群均按照常规的放牧方式放牧,孕期的母羊就地放牧。放牧过程中应该注意不要惊吓到母羊,避免出现流产的现象。如果母羊出现了流产的症状之后,应该及时的向其注射黄体酮0.2g,采用肌肉注射,每天注射一次,连续使用一周左右,并注意观察母羊的情况。

  母羊生产以后的2个小时之内,应该保证羔羊吃足母奶,羔羊出生一周之后就可以吊草把,将香料炒香,引诱羔羊食用,并用切碎的青草喂食。当出生两周以后,可以向饲料中添加麦麸、玉米糊等精饲料。出生一个月之后就不需要将精饲料煮熟饲喂。出生两个半月之后,可以向其饲料中添加豆饼、骨粉等,并保证充足的饮食。对于体质较弱的羔羊应该加强母羊的养护,对于奶水不足的母羊可以用其他母羊代替饲喂。并做好及时断奶工作。早配种配种的公羊应该在出生4个月内进行断奶,对于发育较差或计划留种的羔羊适当可以延长时间,但是最多不能超过四个半月。断奶之后,羔羊仍然留在圈舍中饲养,母羊给力混入羊群。早断奶对于提高母羊再次发情及时配种,提高年产胎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羊舍应该保证通风透气,环境温度和湿度适宜,及时的清理羊舍存在的粪便和尿液,做好消毒工作,特别是要做好产房的消毒工作,秋季和早春可以进行两次全面的消毒。同时及时的做好羔羊和羊群的免疫接种工作,预防疫情的出现和传播。

  [1]张勇,尚华欣,陈晓峰,朱宇旌,李方方,侯文,宿彦贵. 杜泊绵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后代肌肉风味的研究[J]. 现代畜牧兽医. 2013(12)

  [2]王志武,毛杨毅,李俊,赵鹏. 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杂交羔羊育肥效果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 2013(12)

  [3]安清明,王继卿,李少斌,刘秀,周智德,胡江,罗玉柱,白天麟,王占强. 不同杂交组合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效果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 2013(12)

HTML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