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新闻中心 分类
亚新体育六十载历程 六十载辉煌发布日期:2023-07-29 浏览次数:

  亚新体育2007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迎来了建所60周年庆典。黄海水产研究所60年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国海洋渔业科学及其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见证了中国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的成就与辉煌,留下了黄海人拼搏奋进的身影、辛勤耕耘的脚印、创新创业的汗水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也为现代中国海洋渔业科学的全面、系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亚新体育。

  建所60年来,黄海水产研究所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兄弟单位的帮助支持下,经过几代人的奋力拼搏和无私奉献,现已发展成为实力雄厚、具有多学科综合交叉优势,并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综合性海洋渔业科研机构,为我国海洋渔业科学和渔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许多开创性和奠基性的重大贡献。

  今天,这个1947年初建时仅有73人的研究所,历经60年风雨,先后在林绍文、朱树屏、刘恬敬、邓景耀、唐启升5任所长的带领下,已发展成为拥有350多名在职职工,其中科研人员250多名、高级研究人员100多名,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7人,博士和硕士生导师50人的世界知名的海洋渔业科研机构。由于黄海水产研究所在海洋渔业科研中取得的突出成绩和对我国经济建设作出的突出贡献,1995年被原国家科委确认为“改革与发展重点研究所”,1996年被农业部评为“基础研究十强”研究所,1999年被科技部确立为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2003年被科技部确立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

  科研设施与科研基地不断发展。位于青岛前海东部的麦岛海洋渔业科学实验基地,共占地40亩,始建于1989年,2001年又增建了水实验室,总建筑面积达5300平方米,有育苗水体2100多平方米。该基地设施配套齐全,设备现代化,每年都承担十多项国家、省部下达的科研及成果转化项目的试验任务。2001年经青岛市政府批准建立的即墨海水养殖引种育种中心,占地50亩。目前,该中心的全部设施已在实验中投入使用,已成为适应科研工作规律,满足该所创新工程需要,为科研人员提供优质服务的现代化科研基地,并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

  由挪威王国赠送给我国的现代化海洋渔业资源科学调查船“北斗”号,是一艘主要针对海洋生物资源调查研究等多用途科学调查船,可以在冰区以外的全球水域进行作业,目前是我国唯一一艘现代化的海洋渔业生物学调查船。自1984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为我国的海洋科研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利用该船完成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这些国家重大科研成果不仅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对维护我国海洋渔业合法权益和国际间渔业谈判提供了国际公认的科学依据。

  图书馆藏有中外文图书1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3万余册、国内外文献120余种、国外刊物36种。该馆采用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了远程访问、馆际互借、通借通还、资源共享,实现了与馆藏图书数据库的链接;主办编辑出版的学报级双月刊《海洋水产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海洋渔业科研单位开展信息交换、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园地。

  1996年成立的“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致力于海洋渔业科学的技术创新,在海洋渔业生物资源评估、大海洋生态系、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海水养殖生态与容纳量、海水养殖品种培育、生物遗传多样性与工程育种、海水养殖生物疾病控制与分子病理学、海洋产物资源与酶工程、渔业环境与生物修复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多项成果位居国际先进行列,在某些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01年第一次接受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在参加评估的全国生命科学领域的56个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其中包括3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3个部门重点实验室)中列第27位;在农业部推荐参评的7个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中列第2位。该实验室为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推动了我国海洋渔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现在,该实验室已成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8个功能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实验室的基本建设单位。

  历经60载风雨沧桑,黄海所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这个曾以渔业科学进步的光芒点燃黄海之滨的圣火中国成立最早的渔业与海洋科研机构,已成为今日我国海洋渔业科学研究的骄傲。第一代为之耕耘的黄海人,虽已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他们相传累积的精神却成为宝贵的财富,激励着一代一代科学家奋力拼搏、不断创新。他们的使命在于,以今日之基础和努力创造明天之辉煌。

  我国有绵延18000公里的蔚蓝海岸线,像耕种陆地一样耕种海洋,向海洋要更多的蛋白类食物,向大海要健康,耕海牧渔,为未来打造“粮食基地”,一直是黄海所人追求的目标。

  黄海水产研究所60年的历史,是一部鲜活的中国海洋渔业科研发展史。作为海洋渔业科研机构,它的科研专业设置涵盖了海洋渔业的主要研究领域。在学科建设和科研项目上也越来越显示出创新性和领先性。翻开黄海水产研究所当代科学研究的任何一章,我们都不难发现这种迹象。60年来,全所科研人员紧紧围绕“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这一中心任务,为我国海洋渔业科学的进步勤奋钻研、不断探索。让人欣慰和自豪的是,他们为发展我国海洋水产科研事业做出了许多开创性和奠基性的工作,在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调查、海水养殖与增殖、渔业工程与技术等领域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国家和省部、市级重大科研课题1000多项,取得了300多项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重大科研成果,其中获得国家级奖励21项、省部级奖励100多项,“对虾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和“鳀鱼资源、渔场调查及鳀鱼变水层拖网捕捞技术”两项成果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些成果的取得,为我国海洋渔业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还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0多篇,编辑出版专著近百部。

  建所60年来,黄海水产研究所开展了大量与促进学科发展和产业需求密切相关的基础性研究,先后在黄海、渤海、东海、南海、白令海、鄂霍茨克等海域进行了多年大量的有关海洋生物资源的调查、探测与评估研究工作,尤其是在黄、渤海区取得和建立了一大批重要的历史调查与评估资料。如上世纪50年代,由第二任所长朱树屏先生主持的“烟威渔场鲐鱼渔场调查”项目,拉开了新中国海洋考察的序幕,是我国首次进行的综合性海洋与渔业调查,这次调查带动了有关学科的发展,成为我国渔场调查的典范;此后又开展了小黄鱼洄游分布与渔场渔情预报、渤海对虾相对数量调查和预报研究以及渤黄海主要经济鱼虾类种群数量变动研究等。这些基础性研究为我国海洋渔业生物学、渔场海洋学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础理论发展。朱树屏先生1959年在渤海诸河口渔业综合调查的基础上把他多年倡导的“种鱼、种海、水里的农牧业”规范化为“增殖”,认为渤海是内湾,适于发展增殖。这些开创性的科学论述和建议付诸实践,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的成果,并已成为上世纪80年代我国发展海洋增养殖事业和加强资源生态学基础调查研究的重要依据,也为其后开展的黄渤海区渔业资源现状及繁殖保护措施研究,黄渤海鲐鱼、鲅鱼行动分布、渔情及资源预报研究,黄海鲱鱼资源的开发和渔业预报研究,黄海深水贝类(魁蚶)资源增殖的试验研究,鳀鱼资源、渔场调查及鳀鱼变水层拖网捕捞技术的研究,对虾渔业资源的开发、预报及合理利用的研究,对虾种群动态规律的研究,渤海水域渔业资源、生态环境及其增殖潜力的研究,渤海渔业增养殖技术研究等提供了实践和理论依据。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根据国际前沿领域发展和国家需求,唐启升所长积极推动大海洋生态系研究,1998年作为首席科学家开始了海洋第一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973”)“东、黄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培植研究,将东海、黄海生态系统动力学关键过程和生物资源补充机制等作为主要研究目标,深入探讨了影响我国海洋可再生资源持续利用的补充机制与关键过程,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在全球变化科学框架下开展陆架边缘海可持续生态系统基础研究的科学思路,为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础理论发展和技术措施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该项研究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和前瞻性,在世界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中占据一席之地,2004年项目完成时被评为国家“973”计划资环领域的优秀项目。2006年起,唐启升院士作为第二个“973”项目“我国近海生态系统食物产出的关键过程及其可持续机理”的首席科学家领导多学科、多部门的顶尖科学家向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更高学科发展和更深入的国家需求层面冲击。该所在上述学科发展中所起的先导作用,对促进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开创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调查研究、开发与可持续利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黄海水产研究所在应用研究方面的重大贡献集中体现在攻克了海水养殖遗传资源开发研究的一系列关键技术,特别是在海洋经济动植物繁殖、发育、生长、遗传规律研究,良种培育和病害防治以及海洋水产增养殖技术研究和利用等方面,开创和推动了海水养殖业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为我国可持续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和健康发展渔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以朱树屏先生和刘恬敬所长为代表的科研群体,在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开展的一系列海带育苗与养殖技术研究、紫菜研究大会战,成功解决了海带施肥养殖、海带南移、海带自然光育苗等难题;坛紫菜人工养殖战役的全面胜利,铺垫了紫菜养殖业大发展的坦途,开创了我国海水养殖的先河。海带、紫菜养殖的蓬勃发展,使之成为50年代至80年代我国海洋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藻养殖国,为国家创造了百亿元以上的经济效益,对海水养殖业在我国的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从60年代开始,以赵法箴院士为首的科学家群体承担并完成的对虾人工育苗与养殖技术研究,经过推广和应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培育人工虾苗量最多、养殖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养殖对虾的直接产值累计已超过千亿元,从而使对虾养殖业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业中继海带、紫菜后的又一大支柱产业,掀起了我国近海海水养殖业的第二次浪潮。该成果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为我国成为世界对虾养殖大国作出了重大贡献。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要求,该所广大科技人员积极进入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承担了近百项国家科技攻关、海洋“863”、国家专项等科研任务,把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取得了许多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也为推动我国海洋渔业的发展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如朱德山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群体在“鳀鱼资源、渔场调查及鳀鱼变水层拖网捕捞技术的研究”中,探明了我国沿海尚未开发的中上层渔业资源鳀鱼资源拥有量300万吨,年可捕量50万吨,为我国海洋捕捞找到了新的资源,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海洋渔业的发展,还带动了我国鱼油、鱼粉等加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该项成果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邓景耀所长领导的研究群体在“渤海增养殖技术”中,注重渤海渔业资源的生态学基础研究与技术配套,通过开展渤海增养殖开发的生态学基础调查、渤海对虾放流技术研究、渤海主要经济鱼类、海蜇放流增殖技术的研究以及海珍品与藻类之间生态互补性的研究,取得的成果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和显著的经济效益。该项成果获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唐启升院士率领“北斗”号科考船远航北太平洋,在“狭鳕渔业信息网络和资源评估调查”中,运用先进的声学技术评估狭鳕资源,使白令海公海狭鳕当年生幼鱼分布研究继美、俄、日等国家多年研究后有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国际公认的重要成果,为国家维护远洋渔业重大利益和公海捕鱼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项成果19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以雷霁霖院士为代表的科研群体,在“大菱鲆的引种和苗种生产技术的研究”中,通过从英国引进大菱鲆,历经7年攻关,走过了欧洲20~30年的研究道路,突破了大规模育苗的关键技术,并迅速形成新兴产业,将我国海水鱼类工厂化育苗和养殖推进到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该项成果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杜邦科技创新奖。唐启升领导的“海湾系统养殖容量和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创建贝类滤水率模拟生态测定法,解决了国际滤食性贝类养殖容量评估的一大技术难题。提出的大型藻类和滤食性贝类养殖容量评估指标与技术,为我国海水养殖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适用的理论与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我国海水养殖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超容量养殖和缺乏相关技术支撑的问题。该成果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陈松林研究员为首的“鱼类种质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的建立与应用”研究,建立了在细胞、、胚胎3个层次保存鱼类种质的技术体系,使我国在鱼类种质保存领域居国际领先水平,促进了我国鱼类低温生物学、种质资源保护学和细胞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为我国鱼类遗传改良、物种保护和鱼类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该成果获200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唐启升领导的国家海洋勘测专项“海洋生物资源补充调查及资源评价”,首次在渤、黄、东、南海海域对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生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进行大面积同步调查,总调查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总航程15.1万公里,取得大量而宝贵的数据资料和多项创新技术成果,出版专业技术图集12部、专著10部。项目成果为评价和认识我国海域生物资源与环境现状,为中韩、中日、中越等海洋划界和渔业谈判,为国家实施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和渔业管理发挥了突出的作用。该项成果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九五”到“十五”期间,黄海所承担了22项国家海洋“863”课题。通过对“高健康对虾培育技术开发”、“工厂化养殖海水净化及高效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对虾病原诊断试剂盒研制”、“扇贝多倍体生产技术研究”、“海洋碱性蛋白酶和溶菌酶的研究与开发”、“海洋新型酶的工程化技术研究”、“工厂化鱼类高密度养殖设施的工程优化技术”、“中国对虾遗传改良技术”、“深海抗风浪网箱的研制”、“工厂化大菱鲆养殖的疾病综合控制技术”、“菲律宾蛤仔大规模人工育苗技术”、“半滑舌鳎生殖调控及人工繁育技术”、“中国对虾抗病性状的AFLP分子标记定位”、“中国明对虾抗病新品种培育技术”、“重要海水养殖鱼类性别控制技术研究”、“海水养殖种苗技术标准的平台技术”等“863”课题的科技攻关,在海水养殖动物新品种培育、海洋产物资源与生物制品的开发利用技术、海水养殖动物疾病诊断与综合控制技术、扇贝多倍体生产技术、海水养殖工程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推动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60年来,黄海水产研究所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挪威、英国、新西兰、马来西亚、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广泛的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与国内外100多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资料交换关系;共派出近1000人次到国外参加学术会议,进行合作研究、进修、讲学或考察访问;接待国外专家和相关组织的代表来所参观、访问及合作研究1000多人次。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举办各种国际培训班、研讨会和高层次的国际学术会议,提高了该所的国际学术地位和知名度,保持了科研信息渠道的畅通,也开阔了科研人员的思路与眼界,有力促进了科研工作的顺利发展。

  在黄海所60载薪火传承中,在不同学科众多科学家的带领下,一次次奏响了黄海所雄浑激昂的科研交响曲,科研成果连创辉煌,多次实现“零”的突破,不仅在系统内独领风骚,在全国海洋科研界也名列前茅。同时,还有数不胜数的优秀知识分子和学者以及黄海所60年长河中争流竞渡的职工为它的辉煌和兴盛装点着不同凡响的光辉和色彩。历史的传承铸就了辉煌60年的魂魄。正是它在历史发展和现实进步中不断施加影响,发挥威力,科研之树才显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也正是它辐射出来的巨大力量,使我们切身感受到的发展与壮大变得真实可信,充满演进的活力。

  改革是一种行动,创新则是必然的使命。随着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工作的具体实施,该所成为试点单位之一。这意味着,黄海所已顺利搭上了新世纪的创新班车,即将告别昔日的峥嵘,走上新的征程。

  建立充满活力的创新体系,是推动黄海所不断发展的基础。早在1994年,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该所提出了“一靠政策,二靠大家”的工作思路和把黄海所建成“适应新经济体制的、现代化的、国家级的海洋渔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明确提出“以科研为本”,并以分配制度改革为切入口,拉开了创新体系建设的序幕,包括调整学科配置、确定学科发展方向,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施以法治所,使全所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全面发展的轨道。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后,面对着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根据分类改革的原则,开展了“改革二次定位”的讨论。这次讨论使该所更加明确各个学科的发展定位和方向,把创新体系建设向前推进了一大步;2003年,根据国家对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和此前改革的积累,该所又大刀阔斧地全面开展了创新体系建设。这个创新体系建设进程已成为该所各项事业发展的原动力。

  创新体系建设确定了该所发展的战略定位,凝练了科技创新目标。即“以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为主要研究领域,以蓝色海洋食物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为主攻方向,以国家对海洋渔业及产业发展的巨大需求为创新平台”。

  通过创新体系建设,完善了运行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体制改革、学科调整和人才队伍的建设,促进了全所职工观念的转变,提高了凝聚力、自我发展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通过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制度建设,提高了管理水平。为促进全所科技人员管理与考核,干部任用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在多次改革的基础上,根据发展需要陆续制定了50多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这一系列针对机构改革、岗位竞聘、人员分流、激励措施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为该所的人才队伍建设和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立和谐有序的创新氛围,使职工乐意在各自的岗位上为黄海所发展多作奉献。近年来,该所广大职工在一个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的指引下努力工作。该所根据改革与创新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探索政治思想工作的新方式,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使大家能够更加轻松自觉地为事业发展多作奉献。还从精神理念、制度规范、视觉文化3个层面上不懈探索和实践,扎实深入地推进了创新文化建设,形成了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的局面。

  通过组织引导广大职工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开拓进取,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大力营造顾全大局、和谐同进、团结奋斗的氛围,进一步确立了“创新、求实、团结、奉献”的核心理念和所风。

  所大楼内树立的奋斗目标标志台、墙上悬挂的成果展示栏和名人名言,所网络主页、工作简报等文化建设基地和平台,内涵丰富、风格鲜明,构建了饱蕴内涵的视觉文化和有利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文化环境,展现了黄海所的整体形象和精神风貌,增强了全所职工的凝聚力、创造力和荣誉感、归属感,也为实施人才发展战略、提升全所的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和环境。

  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秉承“科学、民主、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通过开展向社会开放的科普宣传教育、积极参加希望工程活动和支援灾区、扶贫解困等社会公益活动,树立了黄海所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了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所有这些都凝聚了该所开拓创新的强大精神力量,凝练了“爱所敬业、求真务实、团结奋斗、乐于奉献”的黄海所精神,并成为激励广大职工不断拼搏攀登,作出贡献的旗帜和强大精神力量。

  建立拼博向上的创新团队,使黄海所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在农业部、水科院的领导下,黄海所紧紧围绕促进渔业科学与技术进步,促进渔业增产、渔民增收的工作大局,在科研实践中,逐渐造就了一支拼搏向上的创新团队。这支队伍勇于竞争、敢于创新、乐于奉献、充满活力,在科技创新与进步中发挥了突出的中坚作用,是黄海所科研发展突出成就的完成者,是增强黄海所创新能力的推动者。

  长期以来,该所还十分重视培养优秀人才,注重发挥科学家的作用,努力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与氛围。现已拥有赵法箴、唐启升、雷霁霖等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通过科技创新,涌现出王清印、陈松林、金显仕、方建光、黄倢、孔杰、孙谧、马绍赛、王印庚、翟毓秀等一批年富力强、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学科带头人。10年来,已培养毕业博士40多名、硕士近200名;目前,有180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在所攻读学位,博士后工作站在站博士后5名。一批优秀人才已走上所、室领导岗位,或成为学科带头人,他们正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领导和骨干作用。

  建设扎实高效的创新平台,使黄海所创新发展有了技术保障和条件支撑。黄海所基础技术平台建设的发展历程,使该所充分认识到基础技术平台建设对创新发展的重要性。据农科院信息所的评估,该所综合实力列农业部所属院所第10位,但科研条件评估结果仅列第21位。这个实际状况已引起农业部和水科院的关注。我们相信,该所今后会得到更多的支持,该所工作人员也表示,需要加倍努力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只要该所坚持不懈,其科研创新手段将会发生一个质的飞跃,为该所在更高层面上开展科研工作、催生创新成果、培养创新人才作出创新贡献,提供更好的物质技术支撑。

  “九五”以来,全所承担课题总数433项,主要有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973”)、海洋“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国家、部省级课题;共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励7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6项、省部级奖励17项;出版专著、译著33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835篇;申请专利130项,其中发明专利87项;授权43项。“九五”以来,有80%的科技成果已应用于渔业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从创业到创新,黄海所走过了60年的历程,也为今后10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进行了定位,奠定了基础。回顾过去,我们为黄海所取得的成就而骄傲;展望未来,该所人员倍感任重而道远。创新兴所,人才强所,“建设创新型研究所”已成为该所新的追求和目标,也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在发展中前进,在前进中发展,永远站在海洋渔业科技创新的前列,依然是该所工作人员的郑重承诺和坚定选择,对此我们充满了信心亚新体育。

  江河滔滔,逝者如斯。几代薪火相传,几度风雨沧桑。满载丰收喜悦的黄海水产研究所,昨天,曾走过光辉而不平凡的历程;今天,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明天,定将以势不可挡的锐气和高歌向天的豪情,向着自身历史的百年丰碑和海洋渔业科技事业的世纪目标迅猛奋进!

HTML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