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新闻中心 分类
即墨3万亩海参丰收 有养殖户初算一季能挣60万!记者扮亚新体育“猛子” 上演“海底捞参”发布日期:2023-05-10 浏览次数:

  亚新体育虽然已经进入休渔期,青岛的海鲜还在陆续上岸。进入5月份以后,青岛最大的海参养殖区域——即墨区丁字湾以及田横湾,3万多亩养殖海参迎来收获的时节。记者了解到,这些海参都是去年11月份放养的大苗,适宜的水质、气候,使海参的亩产量保持在二三百斤,可谓迎来一个丰收年。

  由于海参都生长在水下,只能由人工潜水捕捞,而从事捞参的潜水员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猛子”。5月9日,记者来到海参养殖池旁,在采访海参丰收喜讯的同时,也穿上潜水服,体验了一番猛子们水下捞参的辛苦。

  进入5月份后,随着气温回升,青岛本地的春参迎来了丰收季。9日早7时许,记者跟随收购海参的郑先生一起来到了位于即墨丰城的海参养殖基地。

  海参对于光照以及温度都很敏感,一旦气温过高、过低,或者光照太强,它们就会找地方隐藏起来。在养殖池的中央放置了好几排网箱,海参一旦感觉到危险,就会从浅滩跑回网箱里。因此,海参的捕捞一般选择晚上或者清晨,这时它们都停留在浅滩上进食,捕捞起来非常方便。

  记者抵达时正赶上退潮,养殖池里的水虽然不深,在1米左右,但大风降雨容易把池水搅浑,也会影响捕捞海参。由于当天天气晴好,养殖池里水质比较清澈,在岸边水浅的地方,一眼就能看到一只只手掌大的海参安静地趴在水底。

  虽然水深只有一米多,猛子也得穿上潜水装备。干了20多年猛子的王师傅说,只要在里面一走,海水很快就会被搅浑。而穿上潜水装备,可以一直在水下作业,捕捞效率会很高。

  在岸边,王师傅跟另外一个猛子将潜水衣扎紧密封,戴好潜水镜及一个可以露出水面的呼吸管。此外,为了防止碰伤海参,还要戴上手套。然后,俩人就直接扎进了水里。

  由于水浅,两个人都是面朝下漂浮在水面上,左手拿着一个特制的钳子,不停地捞起水下的海参,放入挂在脖子上的网兜里。

  郑先生介绍,每次捕捞的数量都是根据客户的订单执行,这次的捕捞量是300多斤。大约过了半小时,两位猛子游回岸边,整个捕捞过程一刻也没有停顿。海参上岸称重显示,两人总共捞了330多斤。

  猛子王师傅说,海参捕捞一年有两季,现在算是比较好的时候,海水已经到了10℃以上。要是到了冬天,有时候还需要破冰捕捞。一般情况下,冬天他们只是在中午干两三个小时。再过几天气温升高以后,他们还会遇到小海蜇,一不小心也会被蜇伤。

  王师傅说,干猛子是个体力活,虽然累点,收益还是不错的,“一年两季干下来,挣个五六万元没问题。”

  今年的海参长势如何,产量怎样?记者在现场看到,刚上岸的海参个头都很大,大一点的长度超过20厘米,堪比一个成年男子的手掌。

  养殖户时先生介绍,现在出的春参都是去年11月份左右放的大苗,当时10多亩海田里放了2000多斤。

  当地的养殖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小苗开始养起,养殖周期一两年,“长到一斤有5到10个头的时候,会卖给南方的养殖户或者本地养殖户”。这样的方式投入成本低,但周期长,风险也很大。比如到了夏天,需要在养殖池上方搭建遮阳棚帮助海参避暑度夏。

  而现在销售的海参,其实跟育肥差不多。一般是每年11月份左右,从当地养殖户那里购买大苗,然后直接放养到池塘里。冬天气温低,海参进入冬眠状态。开春以后,苏醒的海参会快速进食成长。

  记者了解到,海参的养殖不需要任何喂养,全是依靠进食水里的藻类等生物成长。

  在青岛,海参养殖池分为两种,距离海边近的地方,多以岩礁为主,涨潮时深度能有两三米。另外一种是距离海岸较远的泥滩,深度一两米。池塘每逢涨大潮时会换一次水,周期半个月左右。

  养殖户向记者介绍,判断海参的好坏主要有两个标准,一个就是个头的大小,另外一个还有刺的品相。海参刺越长的,品相越好,相应的价格就要高一些亚新体育。

  总体而言,选择养这些大苗不需要度夏,长势一般都还不错。今年这批才刚开始出苗,初步估算,他们的10多亩海田能出4000斤左右,产量跟往年差不多,算是一个丰收年。

  海参捕捞上岸后,都会添加很多冰块来保鲜。但新鲜的海参难以长久保存,即墨当地养殖户都会用传统的工艺,加工成纯淡干海参。

  海参从车上卸下来以后,已经有不少“破肚”的。收购海参的郑先生介绍,这是海参的应激反应,当它们感觉到危险的时候,有些就会“吐肠”。

  海参的加工制作,第一步是要将内脏清洗出来。记者看到,养殖户们拿着小刀熟练地在海参上划出一道小口,内脏很容易就被摘了出来。在水里清洗后,就得到了干净的海参肉。

  “别看海参个头大,这一清理就少了一半。”郑先生说,330多斤的海参清理完后只剩了150多斤,清洗后的海参还要在开水里滚煮一番。

  在一处房后的空地上,郑先生支起了一口大锅,加了满满一锅水。用柴火点燃锅灶后,他又开启了鼓风机,让灶火快速将水煮沸。紧接着,他便将洗好的海参放到锅里,在超大号漏勺的搅拌下,一股淡淡的鲜香味飘了出来。

  在锅里煮了20多分钟后,郑先生捞出海参。煮过的海参重量直接打了一个对折。随后,他又从屋里拿出一大箱食用盐,跟海参充分地混合在一起。

  郑先生介绍,这些海参要腌制一天左右,再拿出来晾晒,晒到半干的时候再次进行蒸煮,之后还要进行晾晒、烘干等步骤。

  “一批海参最少要经过5道工序,20多天才能加工成纯正的淡干海参。”郑先生说,像这样的传统做法,一般30斤左右的鲜海参才能制成一斤淡干海参。通常情况下,纯淡干海参的价格每斤要2000元起步。

  郑先生解释,这跟海参的品质及加工工序有关。海参的个头大、品相好,价格肯定要贵一点。但是,价格明显过低的情况,可能是海参在加工的过程中,蒸煮前放在糖水里,煮过后海参的糖含量就比较高,因此分量比较大。这也是一些不良海参商家常用的手段。

  这样加工的海参营养价值不会变化,泡发以后糖分就直接融到了水里。但对消费者而言,可能就会吃亏。不过,现在正规的海参加工企业,都会对这些指标进行检测。为了打造口碑,郑先生也会找专门的鉴定机构出具报告,从而能获得市场的认可。

  每年的4月份,南方以福建为主产地的海参开始大量上市。进入5月份以后,北方海域的春参陆续开捕,成为市场的主角。

  养殖户时先生说,这两年青岛地区的海参产量比较稳定,总体价格越来越低。现在像他这种养殖池的出产,三四只鲜海参就一斤的规格,市场收购价56元左右。往年行情好的时候,一斤的收购价60元左右。在他看来,主要是东北等地区深海网箱的发展太快,导致海参养殖规模扩大。市场上的供应量越来越大,进而价格越来越亲民。

  “去年我们买苗的价钱也低。”时先生说,今年的收成跟往年基本持平,由于前期投入成本大,初步估算能挣60多万。不过,他们的池塘可不只有海参。

  时先生说,一般到5月20日左右,他们这些海参就全部出完了。随后,他们就会把池塘水全部放掉,对塘底进行清理。池塘空出来后,他们会去购买梭子蟹苗。由于气温较高,再加上每天都会喂食,梭子蟹的生长速度很快。到了中秋节前后,梭子蟹就能长到三四两重。如果收成好的话,再挣个三四十万没有问题。

  等到11月螃蟹出完,他们会再次清理养殖池塘,买来海参放养。这种轮流放养的模式,也让养殖户的收益更稳定。

  水下捞参到底有多辛苦?在猛子大叔的帮助下,记者穿上了厚重的潜水服。为了做好密闭性,潜水服都是从胸部的地方进入,头套紧紧勒在脸上。穿好以后,胸前的开口处还要做好密封。

  为了防止潜水服被割坏,脚下还要再穿上一双靴子,靴子外面再套上两只脚蹼。幸好现在气温不高,潜水服穿在身上也不算太热。记者戴好护目镜以及呼吸管,将网兜戴在脖子上后,就从岸边以俯冲的姿势跳入水中。

  起初从岸边上看猛子们浮在水里捞海参,给人的感觉没有那么难。但是记者亲身下水后,感觉完全就不是那么回事。潜水衣里的空气,直接让整个人漂在水面上。一头栽到水里,身体不受控制地在水面上打转,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心慌。虽然水不深,站起身来就能够到底。但是随着身子搅动,水底泥沙翻滚,顿时就看不到海参了。因此,记者必须利用脚蹼在水面上游动起来,才能最快地将海参捞上来。

  由于整个身体都压在水面上,记者几分钟后就感到胸部憋闷。而且,由于呼吸装备也比较简单,稍微操作不好,海水就会灌入口中。

  记者入水后多次尝试,才逐渐看清水底。坚持五六分钟后,记者在水里感觉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分钟。不仅喝了好几口海水,看看收获也只有三四只海参。因为胸闷,体力消耗也非常快,只能草草收场。

  而作为常年潜水的猛子们,经常在水里一干就是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中间很少休息。尤其是网兜里盛满了海参,能达到两三百斤。他们要拖着网兜从水里游上岸,可谓步步艰辛亚新体育。

  据了解,常年忙下来,不少人得了关节炎等职业病。干了20多年猛子的王师傅说,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干,年龄太大的又干不了。他马上就60岁了,趁这几年多挣点钱,然后转行做一点其他的生意。

HTML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