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新闻中心 分类
亚新体育青岛新农人搭棚锄地中科院硕士回乡种药材发布日期:2023-07-15 浏览次数:

  亚新体育十年寒窗,走出农村,青岛胶州33岁的中科院硕士赵汉林没有留在大城市,也没有“学而优则仕”,在全家人的不理解中他回到家乡扛起了锄头,在自家的口粮田中种起了药材。赵汉林说,他就是想踏踏实实的做点事儿,来帮助家乡父同致富。

  4月24日上午,记者来到青岛胶州里岔镇良乡村,在村东头的一片大棚内,33岁的中国科学院硕士研究生赵汉林正在自家大棚内给种植的白芨(中药)松土,由于常年种地的缘故,赵汉林看起来跟一般的农民没什么两样,皮肤黝黑、穿着也不太讲究,还稍微有点秃顶。“我看起来不像33岁,没办法,天天锄地,晒的!”赵汉林说。

  赵汉林是土生土长的良乡村人,家庭比较贫困,父亲已经去世,他和母亲一起生活。2004年,自小成绩出色的赵汉林成功考入大学。2008年,赵汉林从临沂师范学院(现更名为临沂大学)毕业,2009年又考取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继续攻读硕士并于2013年毕业。“那时候我有很多选择,经过慎重考虑我最终决定回老家发展。”赵汉林说,当时有很多不错的公司找他签约,但是都被他拒绝,本科的导师也希望他继续读博士毕业之后可以回学校任教,但是也被他婉拒。

  2015年,赵汉林在原胶南一处药材种植基地实践了两年之后,终于建起了自己的药材大棚,刚开始由于缺乏资金,他只是在自家的口粮田中种植了一亩多的白芨。2017年底,第一茬白芨收获,总共卖了24万元,去除前期建设大棚和育苗等成本,纯利润达到18万元。“纯利润虽然不多,但是却给了我信心。”赵汉林说,同样是一亩地,普通农民种植粮食一年下来的纯利润也就2000元上下,而他种药材每年的利润可达到6万元,虽然有近几年中药价格水涨船高的因素,但是即便药价恢复正常价格利润依旧十分可观。

  用双手创造了第一桶金之后,赵汉林扩大了种植规模和品种。目前他已经把自家的7亩多口粮田全部改造成了药田,并且又种植了半夏、射干、桔梗和丹参等中药,计划接下来大干一场。赵汉林说,他在中科院学习的知识正好可以用在种植中药上,他出产的中药不含农药残留,全部用菌类除虫,而且由于肥料使用得当,对土地的伤害非常小,可以连年收获。

  中科院硕士研究生回家种地,这件事听起来似乎有点匪夷所思,可想而知赵汉林承受了太多的压力。“不要说邻居了,我的妈妈都不理解。”赵汉林说,当时村里就有很多“上学再好有啥用,还不是回家种地”之类的闲言碎语,但是赵汉林将这些闲话统统屏蔽,一心只扑在草药上,一台笔记本电脑、三间简陋的农村老宅和一把锄头就是他三年生活的全部。

  由于家庭贫困,上学的时候欠下了很多债务,赵汉林的创业之路十分艰难,银行不放贷、亲戚不借钱,无奈之下赵汉林求助了自己的一名浙江同学,借了13万元,如今同学的债务虽然已经还清,但是扩大种植规模又欠下了新的债务。“欠债我不担心,因为我知道能赚回来。”面对困难,赵汉林一直十分乐观。在看到了效益之后,村里人也改变了对这个他们曾经冷言相对的年轻人的看法,开始主动向他讨教中药的种植方法。赵汉林说,最困难的时候有很多人帮他,他也希望大家能够理解他,让他能够顺利的完成梦想,那就是从农村中来,回到农村中去亚新体育,为自己也为家乡父老踏实地做点事情。

HTML地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