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新闻中心 分类
种植亚新体育技术范文10篇发布日期:2023-05-08 浏览次数:

  亚新体育将杂草、粉碎的作物秸秆、树叶等有机物质和富含有机质的土杂肥,在耕翻前施在底层。耕翻后,将易风化的大石块堆成约60cm宽的条带,放在地里,也可事先在堆石块的条带下铺1层厚的作物秸秆,任其风化。将细碎的砂土

  起垄,垄距较窄,一般在70~80cm,结合起垄,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

  随着超级大市场的开发和运输业的发展,花生生产已由单纯的油料作物,变成了鲜果、干果、油料等多种商品化的作物,鲜食花生果在各级城市中已有相当大的市场。新开垦地病虫害较少,花生果色泽好,作鲜果或干的皮果,商品性好。因为砂石较多,不利于晚熟品种的生长,因此选用早熟花生,既有利于早熟上市,又适于早熟花生的土壤结构。早熟品种有花育16号、花育17号、花育22号和丰花1号等。

  根据需肥量,一般施入优质有机肥45t/hm2,尿素150~195kg/hm2,过磷酸钙525~750kg/hm2,硫酸钾180~240kg/hm2,硼肥30kg/hm2,铁肥15kg/hm2。但新垦地有机质含量很低,应尽量多施有机肥,绝大多数有机肥或作物秸秆结合冬前深耕整地时施入,化肥和少量优质有机肥结合起垄施入。

  因石块较多,地面很难整平,必须先播种后覆膜,每垄只播1行,穴距18~22cm,每穴3粒。为保证密度,可先从中间开1条沟,如果墒情不好,可顺沟浇水,渗下水后点播,保证株距在20cm左右,可在2株之间撒施辛硫磷毒土或药剂拌种。

  因新开垦地砂石量大,有机质含量少亚新体育,易跑水漏肥。因此,覆膜的作用尤为重要,有利于保持水分,促进土壤中腐殖质的分解和无机化反应,使花生生长旺盛。应选择厚度大,弹性、透光性好,宽度为850~900mm的配色膜为宜。在操作过程中,应慎防砂石划破地膜。覆膜后,在垄中央,即种子的上方覆1层厚度1.0~1.5cm的细沙土,以确保秧苗能自行破膜出土。

  如有少量未覆膜上土者,发现膜下已出苗,应及时破膜放苗。荒地上最容易生长苍耳子,用乙草胺除草剂一般除不去。苍耳子比花生出苗晚,如出苗后破膜除草,将会导致大面积地膜被破坏。5月上旬至中旬,等苍耳子基本出齐苗后,在地膜上再及时覆盖1层较厚的砂土,可闷杀苍耳子苗;如果取土不方便,可覆盖1层树叶或作物秸秆等,基本可消灭苍耳子等杂草。新垦地有机质少、砂石多,易跑水跑肥,干旱严重。为保持肥水和增加有机质,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在雨季来临前,在垄沟底铺1层作物秸秆,6月中下旬刚收获粉碎的小麦秸秆最适宜铺垄沟。作物秸秆的作用是:除掉沟底的杂草;隔断地面水分的蒸发;雨季来临时,可以吸附一部分水分,防止水分过度渗漏和蒸发,保持水土;7~8月气温高,作物秸秆腐烂,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了改良土壤的目的。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作物品种布局的改变,经济作物种类和播种面积大幅度增加,保护地蔬菜、瓜果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复种指数大幅度提高,扩大了虫源田、媒介田。随着养殖业迅猛发展,家畜、家禽粪肥使用量大幅度增加,未经发酵腐熟的家畜、家禽粪肥和直接还田的作物秸秆为蛴螬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为害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近几年来,蛴螬的蔓延面积越来越广,对花生、甘薯、土豆的质量和产量影响越来越严重。蛴螬整地播种期的防治,以土壤药剂处理为主,禁用呋喃丹、涕灭威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可用10%毒死蜱22.5kg/hm2或吡虫啉375g/hm2,拌细沙土450kg随犁撒施于犁沟中。可选用50%辛硫磷50mL加水5kg拌花生种50kg,亦可用防治病虫害的几种农药混合而成的种衣剂拌种。在7月上中旬,金龟甲盛期和低龄幼虫期及时施药防治,将药液拌沙土或对水灌墩。新垦地里虽然越冬成虫很少,但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金龟甲成虫盛发期,周围地块中若有大量发生,必然蔓延过来。为有效减少虫源,诱杀蔓延过来的成虫是保证当季和翌年不受害的当务之急。可采用佳多牌频振式杀虫灯诱杀,亦可于傍晚在田间放置浸有40%氧化乐果乳油的榆树或杨梅鲜枝叶,每天更换1次。

  昌都市的低海拔干热河谷区是种植葡萄的适宜区域,属高原亚温带亚湿润气候,西北部、北部严寒干燥,东南部温和湿润。山高谷深,地形复杂,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高原气候特征。夏季气候温和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2100~2700h。年降雨量400~600mm,降水集中在5—9月,干湿分明,降雨集中,季节分布不均。蒸发量大,相对湿度小,各地年蒸发量1325.3~2617.2mm,怒江河谷八宿年蒸发量最高,为2617.2mm,是年降水量的10倍以上。气候以寒冷为基本特点,年平均气温7.6℃,年无霜期38~240d。因自然条件、劳动力素质和农业生产力等因素的制约,在葡萄栽培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1]。昌都酿酒葡萄主要以露地栽培为主,鲜食葡萄主要以设施栽培为主,本文结合实际经验,从整地、定植、日常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越冬措施等方面对昌都设施葡萄种植管理技术进行了分类小结。

  昌都设施葡萄用地多为砂石土壤地,含砂砾较多且土壤有机质少。在定植前,先开约50cm深、50cm宽的定植沟,清理干净定植沟及周边的大砂砾,在沟底填充1/3秸秆,施入1/3腐熟有机肥,3000~4000kg/667m2,回填1/3熟土,填平后,大水漫灌定植沟,沉降后,待栽苗。

  根据实际生产需求,提前选择好优良、无病虫害、根系较发达及检疫合格的葡萄苗。

  一般分为秋季和春季栽苗。保温效果良好的温室设施,可进行秋季栽苗,时间为12月中下旬;保温效果一般的温室设施,栽苗时间为土壤解冻后,一般3月中下旬。

  根据设施的保温效果选择适宜的品种。一般冷棚,指塑料大棚,品种选择以早中熟品种为主,主栽品种为夏黑、红巴拉多、红乳;暖棚,指高效日光温室,早中晚熟品种均可栽培,主栽品种为夏黑、红巴拉多、红乳、金手指、红提。

  根据架型不同,苗木栽植密度不同。一般多主蔓扇形架,株行距为1m×2m,每667m2定植苗木334株;“Y”形架,株行距为0.8m×2m,每667m2定植苗木414株;“H”形架,株行距为6m×8m,每667m2定植苗木14株。

  葡萄定植后及时进行灌水,并进行行间铺设黑地膜,在种植行两侧沿缝隙对齐,用潮湿的土压实,这样有利于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降低设施湿度,以减轻病害和防止杂草生长[2]。

  苗木定植7~10d后,萌芽后,只留两个位置好的饱满芽,其余芽全部抹掉。待芽长至15cm,抹掉另外1芽,只留1芽直立生长。“Y”形架,苗长至160cm时,枝条朝向温室南面平绑,并摘顶促使形成侧枝。“H”形架,一般架高2.0m,待枝条长至2.0m时,平绑,朝向南面,促使形成另外一侧枝。多主蔓扇形,一般架高1.5m,待枝条长至1.5m时,绑至第一道铁丝,摘顶,促使形成侧枝。

  水分在葡萄生命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维持葡萄正常生长的基础,同时还关乎浆果良好品质的形成,甚至连许多病害的发生都和它脱不开关系。适时供水,一般10~15d一次,设施内含水量保持在70%~80%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保持经常通风,有利于减少或防止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的发生[3]。条件允许时,可以在设施大棚顶部和底部做通风口,一般在夏季高温时,经常打开通风口,可以通风和调节温湿度等。

  肥料是植株养分的主要来源,施肥管理也是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葡萄开花期前以氮肥为主,株施尿素20g左右,结合灌水进行,追第二、三次肥;在开花期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次,每隔15d喷施叶面肥,每15kg水加磷酸二氢钾30g、尿素45g、硼砂30g;在葡萄膨果期,施肥要以高氮型肥料为主,这样可以使果实进一步膨大[4]。

  苗木定植后,为保证苗木成活率,冷棚采取顶部和腰窗部位全部打开进行通风降温的措施,暖棚采取半遮阴,即温室腰窗全部打开,保温被放置腰窗位置,温室内温度控制在10~15℃,湿度控制在80%~85%,待萌芽率达到90%以上,可进行苗木正常管理,温度控制在15~28℃,湿度控制在50%~60%。

  葡萄主枝萌芽后,每个枝条留一个靠近主干的健壮芽,长至花序上有6~8片叶时摘心,促进枝条加粗;对新发的侧芽留1片叶后抹芽,这样可增强单位面积光合作用;在葡萄生长过程中长出的卷须,要及时剪除,这样可以减少养分消耗;中后期生长过程中,对葡萄适当进行疏剪、短截,可以提高通风透光度及减少病害发生,便于生产管理[5]。

  葡萄的病害主要以灰霉病、白粉病为主,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尽早发现、尽早防治,药剂使用浓度及次数要略低于露地用药,交替和合理混用不同类型农药,尽量减少施药次数和施药量,严格控制安全间隔期用药,确保葡萄食品安全[6]。日常管理中要及时通风、降低温湿度,清理温室大棚的杂草及修剪的枝条,适当增施肥料等,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

  一般根据枝条量进行合理留果。“Y”形架,一般单株留果6~8穗;“H”形架,一般单株留果120~150穗;多主蔓扇形架,一般单株留果8~10穗。为保证产量逐年稳定,平均每667m2产量达1250~1500kg,应根据品种差异,及时进行掐穗、疏果。一般早中熟品种确保单穗质量1.00~1.25kg;晚熟品种确保单穗质量1.25~1.50kg,可使葡萄经济寿命达18年。

  一般分为两种,冷棚修剪一般在2月中下旬;暖棚修剪,待叶片2/3黄化后,或霜打落叶后,可进行修剪。“Y”形架,疏除粗度0.5cm以下枝条,0.5cm以上的枝条,每株留侧枝8~10个,并于两侧均匀分开[2]。“H”形架,架上粗度在0.5cm以上的枝条进行2芽处修剪。多主蔓扇形架,枝条均匀进行修剪,一般枝条粗度在0.5cm以上的,在4~6芽处进行修剪。

  追肥主要在采果后进行,在葡萄种植行一侧40cm处,挖一条40cm深,25cm宽的沟,每行施入20kg腐熟有机肥(一行葡萄种植长度按5m计算),然后表层均匀撒施过磷酸钙,并及时回填、浇水、扣棚。

  设施葡萄从最开始的整地、定植到最后的采摘、越冬防寒都需要精细的管理,在实践的过程中都需要记录好相关数据,遵循技术规范,不断积累经验,才能达到高产。本文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对昌都设施葡萄种植技术进行了分类小结,以期为昌都设施葡萄规范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1]李美桂,谢钟琛,郑宇,等.西藏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J].园艺学报,2008,36(6):899-908.

  [2]路贵龙.设施葡萄二次结果研究初探[J].西藏农业科技,2019,41(1):36-39.

  [3]路贵龙,张凯,闵治平,等.西藏设施葡萄栽培管理要点[J].中国果菜,2019,39(9):84-87.

  [4]张宗勤,李满良,唐爱东,等.葡萄健康栽培及实用技术[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8(4):90-94.

  [5]高秀岩,谢洪刚,李坤,等.短梢修剪对葡萄花芽分化及碳氮物质代谢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3(19):15-18.

  施肥是烤烟栽培的重要环节之一[1]。2007年《黔南山地烤烟质量特征和区域定位研究》项目组采用均匀设计[2-3]对黔南惠水烟区山地烤烟覆膜条件下,以施纯氮量112.5kg/hm2,种植密度1.65万株/hm2,留叶数18~22片的栽培技术;露地栽培条件下,以施纯氮量120.0~127.5kg/hm2,密度1.50万~1.65万株/hm2(行距为110cm,株距为55~60cm),留叶数20~22片为宜。根据均匀设计理论要求,2008年对2007年黔南烤烟施纯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的研究结果进行验证试验,为研究结果在黔南惠水烟区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试验在惠水县甲烈乡红星村秦家湾进行,试验地海拔高度1070m,前作为玉米,光照条件好,土壤类型为黄砂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其基本状况为:覆膜地有机质16.7g/kg、水解氮120.3mg/kg、速效磷8.45mg/kg、速效钾233.4mg/kg、有效钼0.17mg/kg;露地有机质17.0g/kg、水解氮116.9mg/kg、速效磷6.50mg/kg、速效钾229.9mg/kg、有效钼0.15mg/kg。

  试验用肥为黔南金福有限公司生产的烤烟专用基肥(10-10-25)、追肥(13-0-26),腐熟农家肥,参试烤烟品种为K326。

  采用大区对比设计,设6个处理(表1),其中,GM1、Gm2和GM33个处理为盖膜栽培;LD1、LD2和LD33个处理为露地栽培,不设重复,每个处理大区面积400m2。在施肥时,根据基肥和追肥计算施肥量进行条施,基肥中的氮肥占70%,追肥中氮肥占30%,移栽时行距统一为110cm,处理LD2株距为60cm,处理GM1、处理Gm2、处理LD1、处理LD3株距均为55cm,处理GM3株距为50cm。

  于2月12日播种,4月22日起垄,5月6日移栽,5月14日施追肥并进行第1次培土,6月5日上厢,6月13日团稞,7月1—2日进行打顶,7月6日进行化学抑芽,7月15日进行下部叶第1次采烤,8月21—22日顶叶成熟。

  各项检测项目在中国科技大学烟草与健康研究中心进行。烟叶常规化学成分采取中部C3F和上部B2F烟叶,采用近红外法分析检测;烟叶香气成分采取中部C3F烟叶,采用SDE(同时蒸馏萃取)法分离烟叶香味物质;采用GC法测定其酸性和碱性成分,通过GC-MS测定中性成分。物理特性在闫克玉等[4-6]方法上稍加改进;单料烟评吸采取中部C3F烟叶,按《YC/T138-1998烟草及烟草制品、感官评价方法》烟草行业标准执行。

  由表2可知,在盖膜情况下,处理GM3叶长明显大于处理Gm2和处理GM1,但处理GM3的叶宽明显小于处理Gm2,中部叶宽略小于处理GM1,上部叶宽略大于处理GM1,说明随施纯氮量增加,叶长明显增加,但随着密度的逐渐加大,叶片宽度并不随着施纯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露地情况下,处理LD3中部叶长度大于处理LD2和处理LD1,处理LD3上部叶叶长和叶宽都大于处理LD1、处理LD2,说明在相同移栽密度,随着施纯氮量的增加,叶长和叶宽逐步增加。

  由表3可知,盖膜栽培的各处理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表现为处理GM3>处理Gm2>处理GM1,均价处理Gm2>处理GM3>处理GM1,需说明的是处理GM1、处理Gm2最后留叶数为20片,处理GM3留叶22片,产量明显高于处理GM1、处理Gm2。处理GM1、处理Gm2、处理GM3上中等烟比例分别是97.8%、98.4%和98.4%,差异不明显,因此处理GM3在剔除多2片叶的前提下,经济性状表现最好;在露地栽培情况下,不同处理的产量和产值表现为处理LD1>处理LD3>处理LD2,处理LD1、处理LD2、处理LD3上中等烟比例分别是95.5%、91.7%和96.3%,均价是处理LD3>处理LD1>处理LD2,处理LD1、处理LD3移栽密度相同,由此可见,在相同移栽密度下,施氮量不同对均价和上中等烟比例影响不大。

  由表4可知,盖膜栽培情况下,叶质重中部叶处理GM1好于处理GM3和处理Gm2;上部叶处理GM1和处理Gm2较处理GM3好;平衡含水率中部叶以处理GM3最好,处理Gm2次之;上部叶以处理GM3最好,处理Gm2次之。叶片厚度上部以处理GM3稍好,中部叶以处理GM1为好,处理GM3次之。燃烧性上部叶较好,中部叶以处理GM1较好。在露地栽培情况下,叶质重中部叶处理LD3好于处理LD1和处理LD2;上部叶处理LD2好于处理LD3和处理LD1;平衡含水率中部叶和上部叶都是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中部叶以处理LD3最好,处理LD2次之,上部叶以LD2最好,LD3次之;叶片厚度上部以处理LD2稍好,中部叶以处理LD1为好,处理LD2次之。燃烧性上部叶较好,中部叶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在2种栽培条件下,施肥和密度对平衡含水率的影响不大,叶质重、燃烧时间等无明显差异。

  由表5可知,在盖膜栽培条件下,上部叶3个处理总糖和还原糖差异不明显,含量比较高,总氮处理GM3高于处理Gm2、处理GM1,烟碱都是处理GM3大于处理Gm2、处理GM1,说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烟碱含量随之增加,但是烟碱都比较适宜,糖碱比处理GM1大于处理Gm2、处理GM3。在露地栽培条件下,各项常规指标类似于盖膜条件。在2种栽培条件下,总糖和还原糖的比例都比较合理,但是在盖膜条件下,糖碱比处理GM1处理Gm2处理GM3,钾的含量要高于露地栽培,中部叶的含钾量大于上部叶,说明烟株中期吸钾量大于后期;而露地条件下上部叶的糖碱比处理LD1明显高于处理LD2和处理LD3。

  1.水稻精准种植信息处理在连云港地区应用首先建立连云港地区耕地基本信息、气象状况、社会经济条件与生产状况等各种相关地理信息系统,为实行地理资源分布状况分析、确认实际生产目标、设置持续性地稳定生产制度与年度规划提供科学根据。把全球定位系统和连云港地区的具体地貌结合,构建土壤水分、养分、病虫草危害、农业作物生长态势、把数据信息转换成为直观形式的各种信息图表,使农业管理人员能够及时精确地关注耕地区域的动态数据信息,同时为农业作物的生产管理策略提供实时有效的精确信。在突破技术瓶颈的时候,我们要充份的利用到连云港地区的高校群,可以和农业方面的专家合作,实现多学科的技术知识。在水稻精准种植信息的处理方面,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和农业专家共同打造一个成熟的机制。

  2.水稻精准种植技术的应用对连云港的环境影响。对于水稻精准种植技术的初期评价分析表明,进行精准种植农业能够充分地确保农业资源的有效使用,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程度,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充分完善资源状况,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实施精准农业集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通讯和网络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可以明显提升农业产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精准种植技术的农业经济效益是长期阶段的综合效益,在短时期以内精准种植农业技术实施的耕地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其长期阶段的经济效益可以直接体现在耕地区域的空间分布状况,合理使用相应的农药化肥,不断改善耕地区域的环境条件。

  信息化的农业是未来阶段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信息科学技术是达到农业现代化的必备方法,然而我国的信息化农业产业仍然处在起步阶段,实施精准种植农业技术具有良好形式的市场发展前景,通过精准有效的农业技术和仪器设备,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经济效益,能够促进智能化农业机械、农业信息服务等一系列有关产业的实质发展。传统农业的效益有限,需要大量的耕地,这和连云港地区的当前情况不符。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连云港地区的可用耕地越来越少,而有限的耕地再不适合粗糙的传统种植方法,采用水稻精准种技术可以提高有限的耕地利用率。同时,传统的种植方法需要大量的化肥才能提高产量,使连云港地区的水质和土壤受到极大的污染,采用新的种植方法能极大的提高连云港地区的生态环境。

  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绿色农业已经成为了当前农业的发展趋势,人们对其欢迎度也非常高。绿色农业要想得到快速发展,就需要广泛应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让更多的农业种植人员看到它给农业种植带来的效益。但是在实际推广中有很多原因限制了农户对新技术的掌握,制约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很多农业种植户对其缺乏了解,还有一部分农业种植户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就更别说应用这种先进的技术。对新型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推广工作还有所欠缺。对于这种情况,应提高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视度,对当前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明确分析,在这样的前提下再实施有效的推广策略。

  绿色农业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绿色农业技术,另一部分是绿色农业产品。绿色农业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的负面影响,在农业管理中秉承绿色理念对农作物进行绿色用药与施肥,以满足当前时展下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为了让更多的农业种植户在农业种植中应用先进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使先进的技术在当下能够被广泛应用,促进经济的发展,就需要将推广工作充分地落实下去。而且相关部门应该给予足够的配合,了解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重要性,提高推广工作的效率,从而让更多的农业种植户对其深入了解并且广泛应用,实现农作物高质高产,进而提高种植户获得的经济效益,提高其生活质量[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也随之提高,对于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在新时期的农业发展过程中,运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结合农作物生长的基本特性,在种植中选用更加科学有效的农业种植技术,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尽量不要使用化学农药,使农产品能够保持其原本的绿色品质。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升,但是由于人们缺少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导致当前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将绿色种植技术应用到环境的保护领域中,不但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保护和改善环境,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对土壤、肥料及水资源的利用率。结合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逐步推广,有助于实现对农村资源的合理挖掘和循环利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农业生产当中生产绿色农产品所需投入的成本较高,所以市场上售卖绿色农产品的价格也是较高的。但是人们在日常的消费中,在低价和绿色之间仍然选择了绿色。这便给绿色农业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好的前景,极大地提高了绿色农业种植人员的种植收益。在这样的背景下,再伴随着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大力推广,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要想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地应用,需要有庞大的资金支持。但是在实际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中,有较多的地区没有认识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在新时期农业种植当中的重要性,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意识到这项工作的发展优势,对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工作没有给予相应的资金投入。除此之外,当前的相关农业技术支持的政策法律还不够完善,这就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开展的难度更大。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农业得到了非常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的现代化农业起步还是很晚,使得大部分的农业生产仍然以家庭为单位,这样就很难形成大规模生产,再加上农业制度还不够合理,一直限制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导致新时期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无法投入农业生产中,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从整体上来说,目前我国的农业创新能力较弱,无法充分地发挥农业技术水平,大大地限制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工作[2]。

  在多种约束下,农村的信息环境劣于城市,这样就使创新型的农业种植知识在农村的普及速度相对较慢,所以当前的很多农民对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感到很陌生,不愿意在生产中运用此项技术。此外,一些农产品的经销商为了从农产品的销售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产品的投入资金,所生产出的农产品较劣质,极大地限制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并且对消费者的权益造成很大的侵害。为了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首先就是在推广工作中不断地加大力度,让相关经营人员能从实质上看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可行性和绿色农产品对于消费者的重要性,使更多农户了解及掌握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将我国的传统生态模式转变为更具现代化的生态模式。其次,在进行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期间,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展开宣传活动,让农民有足够的信心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推进绿色农业快速发展的目标。

  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状况是否良好及稳定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种植技术的改革,不但推动了绿色农业经济的建设,也最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工作中,要想实现高效的推广,前提是有一个健全完善的制度流程。所以在实际的推广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不能盲目推广,而是需要充分地了解并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地完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机制,使得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更顺利地进行。相关部门要重视对于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对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与综合水平,极大地促进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要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切实地推广开来,还需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完善的种植技术示范体系。建立体系的主要目的是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农业成果展示给相关的农业种植人员,这样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优势就能更加直观立体地展现在农业种植人员眼前,使农业种植人员能够更放心地应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还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种植人员对新技术的认知问题。

  除了加大推广力度和建立完善的推广体系之外,当地扶持也是农业推广的重点。一项新技术要想得到广泛的推广,那么技术本身的特点、技术的应用成本等方面的因素都会对技术推广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在进行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工作中,当地政府部门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鼓励应用新型农业技术,提倡当地农户在农业生产当中应用更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来提高农业种植的经济效益,进而提高农户的生活质量水平。例如,政府部门可以给农户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对每个在农业生产当中应用新型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补贴,为农户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给予实质性的资源支持。

  当地政府一方面应该将各地区的绿色农业发展状况结合起来,为种植户建立绿色农业示范基地,方便种植户更直观地学习,引导农户对其进行参观并且邀请相关专业人员讲解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要点。另一方面,要不断地研发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对其不断地创新和完善,加大对研发工作的资金投入,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更加具有实用性,农业种植户可以对其放心地应用。

  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在饮食方面更注重的是绿色健康,对于绿色食品的需求量较大,同时提高了农产品市场对于食品品质的要求。消费者对于食品的要求开始朝着绿色、环保和健康的方向发展,这就无形之中给农产品的生产者创造了极好的发展前景。消费者为了满足绿色需求,给生产者也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不但能够给农业种植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户的生活质量水平,还能够满足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流程及推广体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的效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尚永军.新时期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策略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亚新体育,2019(17):248,250.

  我国农业种植多数地区的农产品种植仍以使用农药、化肥为提高产量的主要方式,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情况,作为农业大国,无疑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人们对绿色农产品的追求,直接影响了农民所种植农产品的销售。对此,国家应重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是以生物的循环再生为基础、展现自然生物的发展规律、使生态环境保持原貌的一种种植技术。绿色农业主要包含2方面:绿色农产品与绿色农业技术,主要是指以绿色农业技术为主,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充分发挥绿色农业技术的节能、环保、绿色作用,以此产出绿色农作物并推广。在绿色农业技术中,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占据重要地位,当前,该技术已经逐步推广,成为新时代下人们健康追求的农业种植方式,推动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具有以下鲜明特征: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经济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将先进农机设备、科学技术、现代管理理念、绿色农业概念有效融合;保障了农产品、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安全;增强了农民收入,实现了乡村振兴,并带动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应用中,主要具有以下内涵:其倡导的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追求的是绿色产品的生产,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生态资源的有效利用,改善农村种植环境;倡导以人为本,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农产品表面的毒素,产出营养合理、绿色安全的农产品;倡导农业一体化管理的实施,以此保障绿色产品的安全、营养、健康、充足,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2]。绿色农业的核心为科学、高效、安全、和谐。因此,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作为绿色农业中的重要技术,其推广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农业经济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保障我国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其中,农业种植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关键,种植技术直接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然而,纵观我国农业种植,仍以现代农业种植技术为主,为推动农作物的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病虫害减少、农作物快速增长的同时,土壤板结严重、土地污染、水污染、农作物中化肥、农药等的含量超标,危害了自然环境,影响了农产品健康与群众的身体健康[3]。如: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氮素化肥,化肥溶于土地,增大了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含量,使水环境富营养化;农药、化肥的使用,农作物自我调节能力、防御能力等逐渐丧失,致使农产品营养流失,引发农作物质量问题,加之,农药长期在农产品内积累,人们食用农产品,直接影响了食用人的身体健康;化学药物的大量使用,土壤酸化面积不断扩大,可耕种农田逐渐减少,影响农业发展。对此,为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农产品的绿色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刻不容缓。

  在我国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中,仍存在诸多弊端,影响了技术的推广。尤其是传统种植理念的长期影响,群众很难快速转变种植观念,加之,对种植户的生产技术培训的缺乏,导致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水平不足;忽视了统一、完善的推广机制的建设;示范基地建设中,资金投入的不足,影响了示范基地的作用发挥等,影响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对771此,笔者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提出几点策略,以期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3.1各级政府应重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中,各级政府应看到技术的优势与前景,加大资金与技术的投入,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各级政府应深入了解当地实际情况,针对性建立推广体系,结合当地农作物特色,利用互联网平台,打造当地农产品品牌,促进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4]。同时,相关部门应提前做好推广准备工作,招聘专业的农技推广人员,将技术人员下放至农村,使技术人员与农民深入接触,提高农民对绿色种植技术的了解,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提供积极作用。3.2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创建示范基地。农产品种植耗时较长,前期投入较大,若后期无法得到相应收获,则会为农民带来较大损失,因此,在新技术推广过程中,往往遇到较大阻力,新技术推广缓慢,农业经济发展步伐受阻。对此,在绿色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应奉行“眼见为实”的原则,在当地创建示范基地,使群众真正看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效用,促进技术的推广与使用。在示范基地创建中,应充分展现种植技术的优势,提高农户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信任,并为农户提供学习地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对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并且,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与使用上,我国明显落后于西方农业发达国家,对此,在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改进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在推广中的不足。3.3实现农业特色种植,创建品牌效应。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过程中,为提高种植技术的推广效果,实现特色种植,创建品牌效用,提高农业经济收益,是种植技术推广的根本。如在甘肃省瓜州,当地以生产蜜瓜闻名,若在此地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足够引人注目的同时,蜜瓜的绿色健康,将进一步扩大瓜州蜜瓜的名声,推动瓜州蜜瓜的销售额,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同时,带动其他地区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重视。3.4制定绿色农业扶持政策。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中,对农户经济利益的忽视,是导致技术推广缓慢的根本原因。对此,地方政府在新农业技术推广中,若政府重视农户切身利益,通过补贴、奖励等形式引导农业科学、绿色生产,必然带来不凡效果。同时,政府应颁布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技术等的支持,推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在基层的推广与应用,带动基层经济发展。

  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成为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带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农业技术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政府与群众应真正认识到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弊端,加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积极借鉴国外经验,根据实际情况创建示范基地;实现农业特色种植,创建农产品品牌;制定绿色农业扶持政策。有效推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与使用,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推动我国农产品的外售与内销,带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

  [1]王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概念以及推广策略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10):47.

  [2]王小东.浅谈如何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5(20):207.

  [3]刘剑.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若干研究与推广方式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6(24):186.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推广农业技术过程中,主要是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和农业种植技术。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经济效益以及我国的粮食安全。在推进农业种植技术过程中,发展生态经济能够更好地保证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绿色植物能够更加健康生长。

  绿色发展模式一直是我国近些年重点发展的经济模式。和传统发展模式不同,绿色发展模式主张的是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更加关注资源消耗以及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这样更好地解决了农业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问题,是我国实现“五位一体”的重要举措。绿色发展理念强调的是对资源的充分利用,进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发展过程中,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尽可能地减少对周围生态系统的破坏。对于农业种植技术来说,一方面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另外一方面要减少对周围生态系统的破坏,尽量减少使用农药等化学物质。绿色农业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了农业技术和农业产品。发展新型技术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保障,应加强机械化技术和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进而推动种植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业种植技术已经不能够满足时展的需要,加强技术改革和技术推广是实现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绿色农业和传统农业相比较,具有以下的优势。第一,安全性高。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追求的是绿色种植,在种植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一方面能够减少对周围物种的破坏,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化学物质在农作物中的残留,这样种植的农作物不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第二,具有品牌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绿色发展的重要性,绿色产品也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各农业地区可以通过各种信息化平台来推广自身的农业产品,建立品牌,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第三,具有很强的资源性。通过推广农业技术,一方面能够更好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和保护,促进农业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乡村战略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推广农业技术过程中,还需要切实考虑到不同地区具体情况,制订合理的推广方案[1-2]。

  绿色农业技术主要包括农业机械化技术以及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可以减轻农民生产的压力,有效提高绿色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目前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的突出问题,促进绿色农业地区健康地发展。通过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改善农作物种植环境,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进而提升农民经济收益。将先进的绿色种植技术应用到各地区,可以有效地减少自然环境因素对于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进而更好地促进绿色农业产业化和集成化发展,带动当地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促进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在推广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推广人员素质低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很多工作人员都不愿意从事绿色农业推广工作,因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艰难的工作,需要推广人员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专业技术。很多地区缺乏专业的绿色农业技术推广队伍,这样容易导致绿色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难以开展。很多地区也缺乏对推广队伍的补贴力度,未给予推广人员一定的政策支持。另外,大多数绿色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基础条件方面都无法满足相应的要求,例如基础设施以及物质条件有限,无法独立引进、示范、推广、培训。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本身规模小,在推广方式上还是采用传统的推广手段,不仅效率低,而且难以取得相应的推广效果。队伍本身的推广手段没有进行相应培训,无法达到相应的效果[3-5]。

  为了更好地开展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农民从思想上重视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在宣传上需要掌握一定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各种渠道来宣传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宣传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农业宣传工作,通过实际讲解以及相关案例的分析,调动人们使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积极性。政府部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相关的宣传工作。第一,重视绿色农业技术的宣传工作。宣传的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种植技术的概念、农业种植技术的优势以及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实施细节,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农民意识到绿色种植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第二,要积极宣传绿色农产品。主要内容包括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农产品的优势以及农产品的种植技术等,提高农民对于农产品的重视程度,更好地调动农民开展农产品种植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由于乡镇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和技术层面存在一定的落后性,这就给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带来挑战。需要结合当地实际的生态环境、土质类型以及技术发展,制定适宜的绿色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我国城镇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完善绿色农业生产体系的建设。在推广过程中需要讲究方法和手段,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地区成功的经验,需要因地制宜。乡镇相关管理部门要按照技术体系循序渐进开展技术推广工作,及时反馈推广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组织召开座谈会及时解决相应问题,更好地推进乡镇绿色农业技术的发展。另外,我国政府也要加强绿色农业的宣传力度,使人们意识到绿色农业的重要性,并主动学习相关的绿色种植技术。各地区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自身的农产品,建立相应的品牌文化,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6]。

  绿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政府给予相应的扶持和补贴,这是因为绿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投资成本较高。很多绿色种植技术需要营造相应的种植环境,而种植环境的营造需要很多资金投入。很多农民难以承担这些费用,这就需要政府给予相应的补贴。另外,需要建立相应的平台,通过信息平台更好地销售农产品。针对这些问题,政府部门要制定合理的惠民政策,更好地扶持绿色种植产业的发展。对于规模较大的种植专业户,可以进行专项补贴,更好地提供帮助。对于资金需求较大的农户,政府可以提供无息贷款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扶持。政府还可以建立完善的信息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更好地帮助农民销售相关的农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我国气候环境复杂,而且不同地区农作物的种类繁多。不同地区的农作物有不同的习性,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也不同,具有自身的特色,这样就对病虫害处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我国很多地方都未意识到病虫害问题的重要性。在解决病虫害问题过程中,采取的方法也比较简单,往往都是化学防治方法。在防治过程中未按照生态工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导致病虫防治效果不显著,还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等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详细研究当地病虫害的规律和种类,制订更加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案,从而更好地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相关部门要做好相关研究工作,更好地帮助农民解决病虫害问题。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推广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政府要在推广过程中发挥相应的主导作用,切实解决技术推广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更好地促进绿色种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刘剑.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若干研究与推广方式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24):186.

  [2]张化超.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优势及推广对策[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45(1):102-103.

  [3]年勇白丁.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运用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19):78.

  [4]陈新忠,李芳芳.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研究回溯与展望[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24-33.

  [5]陈向阳.农业经济转型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4):181-182.

  我国社会发展离不开农业推动,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又离不开玉米种植项目的有效开展。玉米是我国现阶段占比较大的一种农作物,尤其我国东北地区以玉米种植为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为当地农民个体收益的增加以及东北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推动作用。玉米还是常用的一种工业原料,不仅可以用于造纸行业和酿酒行业,同时对于食品加工以及药品加工等多个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基于此,加快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对于玉米种植产业和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玉米种植生产过程中,玉米对于生存环境所具备的温度有一定的要求。较凉的生存环境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玉米作物的生长,但是其生长环境温度也不能过高。有关调查数据表明,玉米植株发芽所需要的最佳温度是25℃~30℃;在玉米拔节阶段,温度一般控制在18℃以上;而在抽雄到开花这一阶段的温度一般会控制在26℃~27℃;最后的成熟以及灌浆阶段只要将温度控制在20℃~24℃,因为在这一阶段如果其生存温度低于16℃或高于24℃,玉米植株内部所含有的淀粉酶活性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最终会导致玉米颗粒中灌浆程度不达标,最终会影响玉米产量的提升。另外,玉米作为一种短日照农作物,在其成长阶段一般将光照时间控制在12h以内,光照时间过长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其开花阶段,甚至导致玉米植株无法结穗。

  满足玉米生长要求的土壤类型较多,像壤土以及多种不同类型的粘土都适宜玉米的生长。土壤酸碱度方面,一般土壤pH值要求达到5~8,而最适宜玉米生长的土壤pH条件为6.5~7.0。

  玉米是一种产量极高的农作物,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较高的肥力,而多年来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玉米作物种植,种植区内的土壤肥力逐年下降。正常情况下,每生产100kg的玉米颗粒,所需要消耗的氮元素为2.5kg,同时还需要消耗磷元素1kg以及钾元素2kg以上。举例说明,按每0.067hm2可以生产500kg的玉米原料,那么每0.067hm2所需要的施肥量就将达到33kg以上,55kg左右的硝铵肥以及30kg左右的过磷酸钙也可以达到相同的功效。

  在选择玉米品种时,要考虑土壤条件、气候环境、种植习惯等各个方面,然后对培育出的玉米种子进行层层筛选,不断对比各种玉米种的优点和劣势,通过进一步对种子优化处理,进而研发出更高品质的玉米种子。即使是现阶段销售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优良玉米品种,还是要结合现有的播种环境以及播种完毕之后自身的培育水平和相关病虫防治的有效性,对玉米品种以以及饱满种粒进行最理性的选择。

  播种对于玉米种植以及其下一阶段的生长来说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播种时期的选择也是玉米种植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要根据不同地区玉米种植生长环境要求,制定相应的最佳播种方案,在最佳播种时期将挑选出最佳玉米品种种植在具备较高肥力的土壤中,并且在相关准备工作的支持下,合理创新相应的播种方式以及播种深度要求。同时土壤在播种之前要具备一定要求的含水量,以此来确保玉米播种之后的生长需求。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对于田间的有效管理,有助于促进玉米的生长。这就需要在生长过程中根据玉米不同阶段的实际生长状态,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比如在玉米种植后的发芽阶段,需要根据整块种植区内的玉米出苗情况开展下一步的管理操作,若发现缺苗情况及时采取补苗手段;而在玉米岁穗期,其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养分来确保玉米颗粒的饱满,但是由于玉米植株之间存在大量的杂草,与玉米植株之间形成一定的肥料竞争,极大程度上限制了玉米的科学生长。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农户通过人工或除草剂来清除杂草,从而有效保证玉米植株的正常生长。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而农田内部却不一定具备充足的水分条件,这就需要农户及时发现农田中出现的土地干裂情况,并通过必要的人工灌溉手段补充田间土壤含水量,但要避免过度灌溉导致的玉米植株烂根情况。同时还要注意不同生长阶段的玉米植株所采取的灌溉程度也有所差异。玉米出苗到拔节阶段的需水量普遍较低,在这一阶段不需要进行大量的农田灌溉;而从玉米拔苗到楚雄的这一生长阶段,需水量增加,在这一阶段的灌溉量大约维持在每0.067hm2需6m3水;到最后的玉米成熟阶段,玉米枝叶逐步处于枯黄状态,基本上不会吸收太多的水分,需水量逐步下降,这一阶段的灌溉量大约维持在4m3/0.067hm2。总之,要根据玉米植株不同生长阶段的实际情况,再结合不同时期土壤的实际含水状态,制定最佳的灌溉方案,切实保证玉米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日常蓄水量。

  综上所述,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可以进一步增加玉米产量,切实满足现阶段大众对玉米粮食的需求,对于玉米生产以及农业的科学发展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其推广过程中仍然会面临着农户接受程度低等问题,需要尽快得到解决。可以通过推广技术的进一步改革与优化,在提高大众对玉米种植技术认可的同时,尽可能实现玉米种植技术推广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

  设计玉米种植宽窄行技术时,需紧密结合现行农机具与当地垄作宽度,通过调整农机具尺寸,即可与宽窄行作业要求所符合,可满足农机化作业要求,提高玉米生产效率。

  在玉米宽窄行交替种植模式下,提升了光照条件,扩大了玉米植株群体受光面积,玉米植株之间互相遮挡面积随之减少,能够充分发挥边际效应。宽窄行种植模式的应用能够提高太阳能利用率。

  相较于均匀垄作栽培模式,宽窄行种植技术能够改善田间通风条件,增大玉米植株冠层风速,增强空气交换能力,满足玉米光合作用中所需要的二氧化碳含量。在增加风速的同时,玉米地块夜间温度随之降低,加大了昼夜温差,这样有利于玉米植株积累更多的干物质,显著提高玉米产量[1]。

  将宽窄行交替与平作技术综合运用,当年玉米产量可提高5%。经过3年的连续应用,玉米产量可提升10%。在具体栽培过程中,首先要合理设计宽窄行,通常情况下,利用宽行与窄行划分种植单元。按照90cm标准设置宽行,将其作为休闲区。按照40cm标准设置窄行,将其作为种植区。在播种前,同步开展机械灭茬、旋耕与处理工作。收获前茬作物后,利用大型拖拉机与综合整地机械实施联合作业,可一次性完成灭茬、旋耕作业。第一年收获玉米后,仅进行旋耕作业宽行即可。通过灭茬、旋耕,可充分粉碎根茬与土壤,地表平整度需符合相关标准,且没有明显坷垃存在。在整地过程中,同时施入农家肥及化肥,施肥深度最好为8~12cm。完成机械灭茬与旋耕作业后,需综合考虑地块土壤实际条件,规范开展处理,保证土壤上实下虚。其次,在玉米播种过程中,将两行玉米播种于窄行上,播种行距控制为40cm。种植人员需根据玉米品种、气候条件及土壤肥力等合理确定播种株距。一般来讲,播种株距需控制在25~30cm即可[2]。再次,为改善地块肥力条件,促进秸秆还田工序的高效实施,在玉米秸秆收割时,将玉米根茬高度控制在30~40cm。最后,在第二年种植玉米时,需将种植区变为休闲区,将休闲区变为种植区。依托上年宽行中心线cm,即可形成新的窄行。

  首先,通过实施机械深松作业,打破地块犁底层,改善土壤疏松条件,显著增强土壤蓄水能力。相较于垄作栽培模式,平作能够减少降低土壤水分蒸发量。其次,在宽窄行种植模式下,以休闲区、种植区对种植单元进行划分,养地要求可得到满足。通过高留玉米根茬,增加了秸秆还田量,有助于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再次,胶州市大风天较多,经常发生扬尘影响矮留茬地块,进而风蚀土壤。通过处理玉米根茬高度,能够有效阻挡风力,风蚀的不良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机械深松作业的实施,能够向土壤中补充大量降水,控制地表径流的形成,水土流失问题得到遏制。在机械化整地与播种过程中,不需要耕翻与灭茬处理玉米根茬,这样可充分发挥根茬须根固土作用。最后,通过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的运用,仅进行一次深松作业即可,机械作业次数显著减少。

  完成机械化播种作业后,受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难免会有缺苗现象发生。因此,种植人员需密切关注田间玉米出苗情况,做好查苗补苗工作。通常情况下,选择2~3叶苗龄的幼苗进行补栽,且选择在阴天下午实施补栽工序,这样补栽幼苗成活率较高。若土壤含水量较低,则需实施坐水移栽技术。玉米幼苗长至3叶后,需实施间苗和定苗处理,这样可节约土壤养分及水分,有助于培育壮苗。需将壮苗留下,将田间病苗、弱苗等及时拔除。幼苗一般需具备宽大叶片、浓绿叶色和健壮长势。

  在穗期内,玉米植株生长速度较快,对水分和养分需求量较大。种植人员需做好水肥管理工作,促使玉米中期健康生长。部分地块土壤肥力条件优良,含水率较高,需适当控制肥水供应,否则容易出现徒长、贪青晚熟等问题。进入拔节期前,容易出现分蘖问题。玉米品种、环境条件是玉米分蘖量的决定性因素。若地块拥有肥沃的土壤和良好的水分条件,往往分蘖数较多。大部分分蘖并不会结穗,且会与主茎争夺养分及水分。因此,种植人员需及时去除分蘖,促使主茎的正常生长发育。进入中后期生长阶段后,为延长叶片生育期,可实施叶片喷肥工序,促进玉米灌浆,进而提高玉米产量[3]。通常情况下,玉米拔节期内可喷施适量的磷酸二氢钾肥。部分地块锌肥较少,导致玉米植株缺锌,则需向叶面喷施硫酸锌溶液或氨基酸锌肥等。在进入开花期前,可向玉米叶片喷施叶面宝等生长剂,可增强玉米植株抗病能力,有助于改善玉米品质。

  在玉米花粒期,玉米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速度会显著降低,需通过科学的管理措施防止玉米脱肥早衰。其中,隔行去雄是非常重要的手段。通过去雄,可减少玉米植株的养分消耗,向雌穗中运送更多的养分。同时,控制玉米株高,增强抗倒伏能力。在去雄时,也可消灭掉部分玉米蚜虫或玉米螟等害虫,玉米穗粒数、粒重等显著增加,可促进玉米增产。此外,需适时晚收,过早收获会降低玉米产量。因此,需适当推迟玉米收获期,以便切实保障玉米产量。综上所述,玉米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不仅可以协调养地、用地之间的关系,还可改善玉米植株的生长条件,进而提高玉米产量及质量。因此,相关部门需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帮助种植户掌握玉米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要点,规范实施田间管理活动,充分发挥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的优势,不断提高玉米种植效益。

  [1]吴晶晶.探讨玉米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的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9(2):24-24.

  [2]滕丹.玉米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的应用[J].新农民,2019(1):71.

  自1981年开始,我国的西瓜产量一直居于世界第一。随着中国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西瓜产量越来越大。按照增速推算,我国西瓜产量会达到8200万t左右,对蔬菜的总需求量将达58950万t。当代农业种植越发现代化,原有的西瓜种植技术已经满足不了现代高产量的需求,生活品质的提升使得人们对西瓜蔬菜有了更高的要求。无公害采用科学良好的培养手段,在西瓜生长阶段就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用量,大大减少了西瓜中有害物质的残留亚新体育,使居民吃得放心、安心,解决了西瓜产量、品质、化肥污染的问题,可确保西瓜不会危害食用者,进一步提高了西瓜销量。

  近些年,很多城乡接合部大力发展西瓜产业,优化西瓜种植整体结构。要打造特色产业化资源,首先要挑选合适的种植环境,让西瓜种植基地尽量远离城市居民聚集地。城市环境会产生大量的废物和垃圾,增加对西瓜造成的污染,不利于西瓜的生长。其次是减少废弃物对土地的危害,远离有害垃圾回收场所,保证西瓜种植地水源的干净卫生,同时开展土地清洁工作,努力提高西瓜种植量,提升西瓜产量,增加农民收入[1]。

  农户种植规模小,分散式的种植发展模式机械利用率低,这样就会增加成本,应该开创种植园区,统一种植西瓜蔬菜。选择合适的土地面积,研究观察土地营养成分,确保种植土地的营养丰富。尽量选择有机物质含量高的土地培育西瓜蔬菜,考察时期要先模拟试种,严格按照标准科学种植,定期查看试种情况,最后确定种植土地和面积。例如西瓜的试种,秋冬茬较适宜在8月到9月下旬播种,苗期25~30d;将西瓜的营养钵和苗床充分浇透后平放种子,在营养钵和苗床上覆膜保持湿度;10月开始定植,定植底水浇足后苗期一般不浇水,如果需要浇水,可隔2d浇1次,定植前1d营养钵需浇足水。土壤营养充足,如果西瓜吸收好,可利用机械收获[2]。蔬菜则可以采用大棚法试种,棚内温度升高时要保证蔬菜透气性,晚上棚内温度降低,也要做好蔬菜保暖工作。及时调整大棚内水分、温度的平衡,使蔬菜更好地适应土地环境。将西瓜试种的产量、品质等作为指标对土地进行考量,可以帮助农民快速掌握土地情况,让农民根据土地实际情况合理操作,集体化耕种也可以减少播种和收成时间,将土地利用率发挥到最大程度。

  前些年土地细碎化整合工作进行缓慢,有些农户每年种植面积可能仅有667~1333m2,各村庄城镇耕地都不连片,高新科技难以在农村进行转化和利用。而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农民的整体机械化发展,要求整合现有土地资源。农户可以和政府、企业合作发展,农户负责种植高品质的西瓜蔬菜品种,政府、企业则负责销售渠道。有了政府和企业的帮扶,会使更多的农户加入西瓜蔬菜的种植行列。开展生态种植园,可以解决荒地利用、城镇建设问题,缩短种植时间,提升西瓜种植质量,帮助农户提高收入。

  集中种植后需要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工作,农户凭借自己的种植经验是很难达到这一要求的。如遇到自然灾害、市场等突发状况后,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是无法保证西瓜产量和销量问题的。2020年暴发的肺炎疫情,对农产品的冲击巨大,在疫情期间无法对外销售农产品,有些水果和蔬菜出现腐烂丢弃的现象。此时,如果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对产品营销模式作出改变,如通过网络直播售卖,或把西瓜进行再次加工变成西瓜汁的形式进行售卖。这种创新销售手法,大大减少了农户的损失,相关技术人员也帮助农户处理了风险。疫情结束后,中央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主要表现就是网络售卖也要加强绿色有机产品的供给、售卖产品重点强调食品安全问题等,这对农户来说是好的表现。农户在生产时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投入成本,增加技术、种子成本,多培养绿色有机的西瓜蔬菜,能保障产品价格的稳步提升。

  在西瓜蔬菜优质高效多元复合种植技术探究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种植特性,重视地区实际区域化发展,为西瓜蔬菜营造良好的种植环境。要科学合理选种,保证西瓜种子的质量。西瓜种子选择上,要选择抗病能力强、种植不需要整枝、瓜皮坚韧、含糖适中的瓜种,这样可以减少人工投入成本,对后续培养高品质无籽嫁接也有一定帮助。所选蔬菜种子要芽率高、净度高、水分适合、纯度高,这样的蔬菜种子出芽率高、口感好、生长周期快。

  优质高效多元复合种植技术模式是通过合理布局种植土地,利用西瓜蔬菜对于季节变化需求差异,实现一地多出的种植方法,用优秀的作物种子培育出更高产能的农作物,进而使土地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也大大提升了土地产出率。农户要学会合理优化土地资源,将营养较为丰富的土地用作改良后作物的基础土壤,增加西瓜的产出量,以达到增加农户收入的目的。优质高效多元复合种植技术,也可以用在农田高效节水和农产品市场营销这类前瞻性的项目中,有效提升种植作物品质。多元复合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优质高效可对整体自然资源进行循环式发展,保证产出农作物的整体价值[3]。

  西瓜蔬菜种植中,水肥等农业资源一直都存在很严重的浪费问题,多水多肥有时还会降低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农户可通过多元复合种植技术,有效合理地解决浪费问题,在增产的同时让水肥能循环利用,减少资源需求过剩等对农作物的损害。如用滴入式的浇灌方法,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问题。农户也可以根据阳光、土壤的合理优化方式,增加西瓜蔬菜的生长强度,利用光合作用对植物进行发展,让西瓜蔬菜能不受轮作模式限制,甚至可以实现一年三四熟,进一步增加农户收入,把土地资源效益发挥到最佳状态。解决作物轮作限制问题后,也要保证西瓜蔬菜的品质问题,不可单纯为了产量而降低西瓜蔬菜的品质。

  病虫害问题是西瓜蔬菜种植最为重要的问题。针对西瓜蔬菜病虫害问题,农户要以提早预防为主、防护治理相互结合的方式,多采用无污染的防治办法,减少病虫害的同时也可以减少农药、化肥对农作物的侵蚀。确保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适宜,减少虫害繁殖和有害细菌及病毒的滋生。合理布置农作物生长环境,有助于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应多采用生物手段解决虫害问题。例如西瓜蔬菜在大棚中种植时,农户要多观察西瓜蔬菜的生长情况。如果西瓜蔬菜出现病虫害,大多为蚜虫,叶子会发生锈病和叶斑病,可选择性价比高的乐果溶液按照1∶2000的标准进行配备,少量多次地合理驱虫;或建立大棚生态环境,模拟自然生态环境,通过投放病虫害天敌来把病虫杀死在幼芽时期,保持大棚内良好的土壤结构。

  如果发现部分地方杂草多,农户就要开始注意杂草问题。有些杂草的生长速度很快,一旦杂草生长成型后,就会吸收土壤中大量的水分和营养,使得西瓜蔬菜种子无法得到足够能量,从而导致总体产量下降、西瓜内瓤发青、蔬菜质量差等。在西瓜蔬菜播种前就要用乙草胺药物喷洒土壤表面,乙草胺会在杂草出芽前抑制杂草生长,保护植物种子。种植地杂草减少,西瓜蔬菜的产量就会加大,品质也会变好。

  西瓜蔬菜种植的关键是要采用优质高效多元复合的技术手法。西瓜蔬菜选种时,要选择产量优、质量好的种子;在种植西瓜蔬菜过程中,要引进人才,合理运用嫁接、换茬等技术手法;土地选择方面,要认真考量,挑选最为适合的土壤。这样种植出来的西瓜蔬菜才会有高品质的表现,才能在市场中成为人们的首选。农户要充分认识到种植作物健康、无公害的重要性,转变以往的西瓜蔬菜种植理念,树立新环境下的无公害种植思想。有效提升西瓜蔬菜种植技术,引进人才,制订相应的种植方案,促进西瓜蔬菜的优质高效多元复合种植技术,为人们健康生活添砖加瓦。

  [1]邵福宏.优势农作物多元多熟种植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16(2):69.

  [2]马国林.西瓜种植期的异常现象及管理措施[J].河南农业,2019(28):29.

HTML地图 网站地图